一、高中信息技术学科评价体系的现状分析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简称新课标)中提出,要构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体系,推动数字化时代的学习创新,完善标准化纸笔测试和上机测试相结合的学业评价。同时,新课标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结构和内容做了显著调整,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特别强调了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新课标要求学生掌握一门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知识,并能够运用该语言实现简单算法。虽然新课程已经实施了一段时间,但在实际教学中,一些问题逐渐浮现,尤其在课堂评价方面,问题变得更加突出。
1.以往评价方法无法捕捉学生的思维过程
在新课标实施之前,信息技术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教学重点放在办公软件技能操作上,教师会根据学生提交的作品对其进行直观的评价。然而,新课标要求评价不仅仅关注结果,还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否则将无法验证学生编写程序时可能存在的逻辑错误,也难以评估算法的优劣。长此以往,这种评价方式可能不利于学生计算思维和程序设计能力的培养。
2.“一刀切”的评价无法适应学情多样性
与其他课程相比,程序设计更注重学生的思维和实践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面对同一个问题,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算法和代码来解决。然而,目前常用的评价系统大多局限于机械的结果比较,忽视了学生的多样性和创新。在面对学生各式各样的程序代码时,这些评价系统往往束手无策。
3.缺乏实时反馈 教与学都处于信息孤岛
形成性评价对于关注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难以对学生在课堂和课后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统计和分析。学生只能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却难以准确把握自身的学习水平。教师缺乏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实时和整体评价,缺少相关反馈机制,无法实时收集和分析教学数据,导致评价结果存在时延且不够全面。这也影响了教师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策略和方法。
4.教师批改作业的负担过重 影响教学质量
信息技术教师通常要负责多个班级的教学任务,涉及的学生人数可能上百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只能采取少量抽查的方式,难以对所有学生的学业情况进行逐一检查。而课后作业的批改由于数量庞大,会消耗教师大量精力,从而影响了其对教学研究的投入,这使得教师在教学反思和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时感到力不从心。
二、高中信息技术在线测评系统的教学实践与探究
三、在线测评系统的成效与展望
从2021年9月起,学校在新入学的高一年级开始使用在线测评系统进行程序设计教学。使用一段时间后进行调研反馈,任课教师和学生都给予了较高评价。
1.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心理学家夸美纽斯曾强调:培养兴趣是创造愉快积极的教学环境的关键途径。对于高中新入学的学生来说,计算机程序设计可能显得艰涩而枯燥,这种认识可能导致其产生畏难情绪。此外,缺乏及时有效的评价反馈也会对学生的学习动力产生负面影响。通过构建在线测评系统,成功建立了一个能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自主学习平台,且能提供实时反馈,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程序的运行结果、错误类型等,鼓励其反复修改和优化程序。此外,系统中的竞赛、闯关、排名、奖励等元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其更加主动地获取知识,并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
2.提升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
在线测评系统构建了公平客观的评价体系,为学生提供了准确的程序评判。系统对学生提交的程序进行编译和运行,将结果与样例数据进行比对,从而评估程序的正确性和逻辑合理性。这种评价方式能够检测出程序中的运行错误和逻辑错误,有助于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高自己的程序设计水平。此外,系统提供了程序运行时间和内存占用方面的反馈,能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不同算法的性能差异,促使其尝试设计更优化的算法,从而加深对算法的理解和应用。
3.提高教学效果 减轻教师负担
在线测评系统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也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支持。系统内置了丰富的统计功能,教师可以轻松查询学生的答题情况、掌握程度以及错误类型等。通过数据分析,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学提供有力的依据。此外,系统减轻了教师在作业批改上的负担,使其能够更专注于学生学习和课堂设计,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虽然在线测评系统为信息技术教学带来了显著的改善,但也需要注意,教师在课堂中的引导仍然不可或缺。不应过于依赖系统,而应确保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以促进学生更有效地参与学习。如何更好地融合在线测评系统与常规教学方法,进一步发挥其教学价值,仍值得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 李文新,郭炜.北京大学程序在线评测系统及其应用[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5(S2):170-177.
[3] 卢玲,陈媛,苟光磊.基于ACM竞赛的学习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3(7):59-61.
[4] 史钋镭.利用在线评测平台,助推人工智能教学[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8(4):33-35.
梁志云 江苏省大港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