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推动学校课程共享,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既是提升教育治理能力、实现教育现代化、推动“双减”工作的内在要求,也是凸显学校影响力、发挥区域示范校辐射带动作用的重要体现。为了更好地推动学校间的课程共享、解决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等问题,2012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201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陆续提出了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建设共享平台、更加注重共建共享、构建学校间共建共享机制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在具体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中,形成了多种类型的共享模式,例如集团校模式、集团办学模式、S-U-S模式、区域校本课程模式、校际自由合作模式等[1-3]。在不同模式下,又可细分为“一校开发、多校共享”“多校开发、多校共享”等类型。本文以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开发的“DNA条码”项目式课程为例,深入探讨区域均衡发展视角下校际课程自由共享的典型案例,展现校际共享的背景、内容、路径、成效等,以期为更多学校推进课程共享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培育优质品牌 推动课程跨校跨区流动
二、师生深度参与 促进课程系统全面共享
三、多措并举共进 促进课程梯度分级共享
四、多元主体受益 助力教育均衡共赢发展
自2015年起,一六六中每学年面向东城区、北京市的部分学生以及生物教师开放“DNA条码”项目式课程。“十三五”期间,已有累计1 000余人次的北京市各校学生(包含本校学生)、200余人次的北京市各校教师参与了“DNA条码”项目式课程的学习(见表2)。
表2 “DNA条码”项目式课程面向全市师生开设概况
1.在校际平台上促进学生群体的素质提升
“DNA条码”项目式课程的校际共享,让“翱翔计划”学员不出国门就享受到了优质的国际科学实践课程,使学生可以借助中学实验室开展前沿科学研究项目,不仅开阔了学生的国际视野,也大大降低了亲历科研的门槛。这让热爱生命科学的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接触到了国际热点研究问题、前沿的生物学技术和研究方法,树立了规则意识及全球意识,在项目式学习中激发了主动学习的愿望和参与国际研究的好奇心、想象力和信心,加深了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同时也在问题解决和跨校合作沟通交流中提高了对科学的热爱和素养水平。学生反馈:与同伴合作完成DNA条码技术采样、实验等步骤的过程很有成就感;感受到了“泡”在实验室里的快乐。
除了常规的课程学习,“十三五”期间,学生累计完成50余项课题研究,例如“DNA条码及时调查野生中草药”“DNA条码技术鉴定火锅丸子”“利用遥感和DNA条码技术探究青海湖流域封育后植被变化情况及原因分析”“夏冬两季节学校内草本植物种类研究”等,有11项成果在东城区、北京市或者全国科技创新类比赛中获奖。项目式课题的学习大大拓宽了学生的学习视野和边界,在跨校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学习指导和生涯规划的意义。
2.在资源共享中实现教师群体的共同成长
一六六中借助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及装备部门平台发放通知,组织教师及实验员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参训教师和指导教师能够做到相互协作,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在参加DNA条码技术课程培训后,参训教师的专业自觉性进一步增强,教学潜能和专长得以充分挖掘与发挥,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得以整体性提升。这种基于教师实验、实践操作的参与式培训,不仅能够加深其对本体知识的理解,优化教师的原有知识结构,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参训教师对DNA条码技术的理解与国际前沿接轨。为进一步了解参训教师对“DNA条码”项目式课程培训的评价,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了其学习效果,具体结果见图2。
参训教师的高度评价凸显了“DNA条码”项目式课程对学生、对教师自身的独特价值,并愿意在所在学校开设类似课程。基于教师的个性化需求,一六六中教师也会对参训教师进行跟踪指导,做到课程的共建共享和可持续发展。
综合来看,以一六六中为中心的“DNA条码”项目式课程的校际共享实践推进顺利,得益于四方面的原因。一是东城区政府的大力支持,给予一六六中生命科学重点实验室建设大力支持,建成了基础实验区、自主创新实验区、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区和现代分子生物学自助实验区,可以为学生在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微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硬件保障。二是一六六中领导的重视和推广,校领导参与,整合了内外部资源,并设置了专项科研经费。三是一六六中与美国冷泉港亚洲DNA学习中心合作长达10年,彼此的信任与支持保障了实验工作的有序推进。四是一六六中具有一支专业知识扎实和乐于奉献的教师团队,为课程共享提供了智力保障。立足当下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一六六中的“DNA条码”项目式课程如何获得持续发展还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再次强调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并将“坚持新发展理念”作为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5]。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各地要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成果,积极开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促进新优质学校成长,扩大优质教育资源[6]。在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建议更多学校能够切实践行新发展理念,打破校际资源壁垒,减少教育资源的重复投入,通过课程共建共享,扎实推进“双减”工作,实现教育均衡、公平、共赢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福生.课程资源共享及其实践路径[J].中国教育学刊,2012(9):60-63.
[2] 黄忠敬.以共享课程建设推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J].课程•教材•教法,2016(3):58-64.
[3] 王可.论共享型校本课程开发[J].当代教育科学,2017(2):46-50.
[4] 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引领学生体验“走进科学”之路—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高中生命科学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J].北京教育(普教),2011(6):6.
[5]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EB/OL]https://www.ccps.gov.cn/xtt/202011/t20201103_144493.shtml?from=singlemessage.
[6]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21-07/24/content_5627132.htm.
徐昌1 全莹2 1.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2.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