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
刊号:CN11-4994/T(国内) ISSN1672-1438(国际)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首页 杂志简介 杂志目录 期刊封面 推荐阅读 顾问专家 投稿须知 投稿查询 订阅须知 广告业务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 首页 >> 期刊导读
高教 普教
总443期 总441期 总439期
总437期 总436期 总435期
总433期 总431期 总429期
总427期 总425期 总423期
 装备时空 更多>>
乡村建设齐聚力 大爱援疆智者行
 编务说明 更多>>
 期刊导读  
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规范文献比较分析
来源:《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 时间:2022-11-26 11:28:48
  [导读]在对目前国内颁布的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规范性文件进行系统对比研究后,分别以智慧校园的缘起与发展、内涵与特征、部分省市智慧校园建设规范性文件对比以及当前智慧校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综述四个部分,对目前我国中小学校智慧校园建设进行了全面的论述与分析,最后提出了出台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南的几点建议。

  一、智慧校园的缘起与发展

  1.智慧城市与智慧校园

  (1)智慧城市的提出引出了智慧校园的概念

  2008年11月6日,IBM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彭明盛在纽约召开的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上指出:这个世界紧密相连,高科技应用越来越普遍,世界将连为一体,所有的事物都将变得智能,并提出了共享“Smart Planet”(智慧星球)的战略愿景,旨在将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充分运用在地球的可持续发展中[1]。2009年8月,IBM发布名为《智慧地球赢在中国》的计划书,开启了“智慧地球”中国战略序幕。2010年,IBM正式提出了“智慧城市”愿景[2]。2011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相继开展智慧城市试点工作。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将智慧城市(Smart City)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提高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3]。教育是智慧城市软环境建设内容之一,智慧城市建设的兴起,必然会使“智慧”的愿景延伸到教育。2010年《浙江大学“十二五”信息化建设规划》中首次提出了智慧校园的概念,并对智慧校园进行了定位:泛在的网络学习、多元创新的网络科研、透明高效的校园管理、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便捷周到的校园生活[4]。由高校开始,数字校园建设逐渐延伸到基础教育领域,2013年开始,青岛、深圳、重庆、福建、江苏等地先后开启了中小学智慧校园实践探索。

  (2)智慧城市建设对智慧校园建设的启示

  近些年的智慧城市建设,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环境优化、吸引投资、城市竞争力提升等方面取得非常大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重投资轻管理、重技术轻人文关怀、项目间缺乏与顶层设计的衔接和相互关联、重复建设与资源浪费等[5]。结合2016年美国总统科学与技术顾问委员会提交的报告《科技与未来城市》的内容,对智慧城市建设提出了如下意见[5]:一是智慧城市的建设不等同于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应更加关心基于信息基础设施的科技能够给城市社会、经济、环境发展带来的影响,以及是否能够改善居民的日常生活、就业、出行。二是对智慧城市的理解应当超越技术范畴,应更重视科技在城市众多领域的应用。三是智慧城市的发展应存在不同阶段(例如初始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对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的方向应该有所区别。四是政府应当及时对数据标准格式、数据共享机制、数据隐私处理等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数据支撑,避免重复投资。

  以上建设智慧城市的意见,对开启智慧校园建设具有重要启示:首先,智慧校园的发展充满不确定性,不宜侧重网络基础环境的投资建设,基础环境的信息化,并不能提升校园智慧化。其次,要超越技术范畴,更关注技术的综合应用,注重对校园数字生态的改善。再次,不同区域经济条件不同、体制机制不同、信息素养发展不同,智慧校园的建设与发展宜分阶段或等级,使不同阶段的发展有重点。最后,要加强智慧校园的顶层设计,加强管理、协同与数据格式的统一,避免重复建设。

  2.智慧校园建设依据

  2018年,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即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6]。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建设智能化校园,统筹建设一体化智能化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7]。2019年,教育部开启了“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推动了智慧校园的发展。2021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推进教育新基建,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通过抢抓国家布局新基建的重大机遇,明确教育新基建的概念与内涵,谋划和提出“十四五”推进教育新基建的思路举措,支撑教育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8]。

  3.由数字校园到智慧校园

  (1)数字校园概念的提出

  数字校园的概念最早出自20世纪7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提出的E-Campus计划。1990年,美国克莱蒙特大学教授凯尼斯•格林发起并主持了大型科研项目“数字校园计划”。1998年,美国副总统戈尔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科学中心发表了题为《数字地球:二十一世纪认识地球的方式》的演讲,提出了“数字地球”的概念[9]。此后,数字地球在全世界被普遍接受,并先后出现了“数字城市”“数字校园”等各种名词。我国在加入WTO后,为了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一步推动高校改革,探索适应未来信息社会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模式,教育部出台了《建设数字化学习环境规划方案》。数字校园就是在这一教育改革理念中提出来的,在建设实践过程中,其理念又不断得到扩充和完善。

  (2)校园信息化建设的三个阶段

  南国农教授将教育信息化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10]:萌芽起步阶段(2000年以前)、初期发展阶段(2000—2009年)、深入发展阶段(2010年以后)。萌芽起步阶段是计算机教育的兴起、初期发展阶段是网络教育的兴起,深入发展阶段是普适计算的兴起,普适计算就是一种可以随时随地使用多样数字设备进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环境,由无线网络、移动无线设备、互联网、社会性软件工具组合而成。何克抗教授也将教育信息化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11]:基础设施建设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1998年前后)、强调教学应用阶段(1999—2006年)和反思探索阶段(2007年以后),并对教育信息化高期望值与实际效果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进行反思。

  结合两位教授对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阶段划分,以及王运伍等人的总结分析,我国校园信息化建设也可划分为如下四个阶段[12-15]。

  第一阶段是以硬件基础设施和校园网建设为主的阶段。学校开始基础网络建设,配置计算机和服务器,建成校园局域网,国家开始实施“校校通”工程和普及信息技术,推动了中小学校园网建设。此阶段网络带宽不足,各系统分散,缺乏统一规划,设备的使用率低。

  第二阶段是以系统应用和资源库开发为主的阶段。校园信息化水平已经大幅提升,开始探索各种应用系统与学校教学、管理、科研等业务的融合。电子白板与投影设备逐渐成为信息化教学的常态,各种信息资源逐渐丰富。国家全面实施“金教工程”,信息化教育与远程教育迅速发展。

  第三个阶段是以系统集成为主的数字校园建设阶段。学校各个应用系统开始在同一平台集成,统一门户、统一身份认证、共享共用数据库标准,打通孤立应用系统、促进数据共享,使信息技术与教学由整合走向融合。无线网络逐步推广,部分省区市大力推进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

  第四阶段是以数据为核心的智慧校园建设阶段。各种新兴技术全面应用与建设,实现了电信网、互联网、物联网等多网融合,网络基础设施服务逐渐社会化,智慧校园规划、建设、管理、维护不断完善。将物联网采集的物理数据与互联网数据进行融合,开展决策支持、组织与业务流程再造。

  (3)数字校园与智慧校园的关系

  按照中小学校园信息化发展历程,数字校园是智慧校园的基础,智慧校园是数字校园的提升与发展[16]。综合不同专家对数字校园与智慧校园的定义与描述,得出两者之间存在如下关系:第一,都是同期最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校园的应用与创新。第二,数字校园的技术基础是网络技术,主要建设内容是校园的教学、管理、科研等应用系统或资源的数字化,主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互联互通,而智慧校园的技术基础是网络技术、感知技术与数据算力技术,主要建设内容是如何通过感知技术获取物理环境的数据,并与网络环境获取的数据进行智能分析、融合、测评与决策,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人与人的互联互通。第三,数字校园在向智慧校园发展时,界限并不清晰,存在重叠期。数字校园发展的高端阶段与智慧校园的初级阶段处于同期发展。第四,智慧校园的建设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会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成熟与完善。第五,重庆市从互动方式、目标、系统关系等方面对数字校园与智慧校园的关系进行对比描述[17],具有参考意义(见表1)。

  二、智慧校园的内涵与特征

  三、部分省市智慧校园建设规范性文件对比

  四、当前智慧校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综述

  五、对出台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南的建议

  通过阅读文献、相互讨论,提出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建议,仅供参考。

  1.建议使用“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南”作为文件名称

  首先,目前专家学者、研究者对中小学智慧校园的内涵与特征并没有明确一致的定义。教育主管部门与行业从业者对智慧校园要如何建也没有达成共识,且智慧校园是一个发展性概念,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其内涵需要不断丰富。其次,从文献分析来看,大多省市智慧校园建设都以“指南”和“指引”为名称。最后,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GB/T 1.1—2020)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描述:指南标准,指以适当的背景知识提供某主题的普遍性、原则性、方向性的指导,或者同时给出相关建议或信息标准;规范标准,指为满足产品、过程或服务的要求以及用于判定其要求是否得到满足的证实方法的标准。规范的科学性、规范性、权威性、成熟性和可操作性较强,指南较规范而言,在科学性、规范性、权威性、成熟性和可操作性方面有所弱化,但包含内容可能更广,如一些新技术、新方法、新进展以及有争议的问题的解决方案,可以作为对规范的重要补充[34]。智慧校园在内涵、建设特征并不明确、不成熟的条件下,以指南描述原则性、方向性的指导更具有实际意义,也更符合目前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的现状。

  2.建议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设立等级评价办法

  智慧校园建设需要一个过程,与技术发展、管理理念、学校师生的信息素养密切相关,不是只完成硬件建设,学校就完成了智慧校园建设。根据北京市实际情况,各区基础条件不一样,宜分步骤、分阶段建设,因此智慧校园建设指南的建立可参照自动驾驶评价,实行分等级评价。智慧校园建设指南可分为部分智慧化、基本智慧化、全面智慧化。例如,可假定部分智慧化是在数字校园的基础上,学校部分达到智慧校园建设要求,基本智慧化指60%以上达到,全面智慧化指90%以上达到。也可参照智慧城市建设分为初级阶段、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

  3.对智慧校园核心内容建设方向的建议

  综合各位专家学者对智慧校园的定义、内涵与特征的描述,智慧校园建设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新兴技术的应用、校园环境的智能感知、个性化教与学。

  首先,智慧校园是数字校园的提升与发展,基础网络环境建设,如统一入口、规范数据、数字资源建设等内容应是数字校园建设高级阶段完成的任务,智慧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宜将重点放在物理环境的感知、软硬件建设、巨量数据的获取与分析上。其次,数字校园建设也涉及新兴技术的应用,智慧校园应更追求技术的新发展、新应用,为中小学教学、管理、服务带来新变化、新发展。再次,智慧校园的建设目的是人才培养。学校原有的环境条件、技术基础很难实现个性化教与学,那么智慧校园的建设核心就应为学生的个性化创新发展提供精准服务。最后,建议将智慧校园建设的全过程监督指导纳入指南。

  参考文献

  [1] PALMISANO S.彭明盛首次解密“智慧地球”[EB/OL].https://tech.it168.com/a2008/1224/261/000000261177_all.shtml.

  [2] 杨泽原,丁奇.智慧城市专题研究:AIoT时代的智慧城市跃迁[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9355653413683026&wfr=spider&for=pc.

  [3]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14-03/16/content_2640075.htm.

  [4] 周彤,刘文.智慧校园建设的现状与思考[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20):86.

  [5] 李倩.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与发展[EB/OL].http://www.elecfans.com/d/803164.html.

  [6] 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804/t20180425_334188.html.

  [7]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19-02/23/content_5367987.htm.

  [8] 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2107/t20210720_545783.html.

  [9] 科学史上的今天:1月31日[EB/OL].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0131/09/2283188_348975644.shtml.

  [10] 南国农.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新使命[J].电化教育研究,2011(12):10-12.

  [11] 何克抗.教育信息化发展新阶段的观念更新与理论思考[J].中国教育科学,2016(2):23-29.

  [12] 王运武,庄榕霞,陈祎雯.5G时代的新一代智慧校园建设[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1(2):143-149.

  [13] 胡钦太,郑凯,林南晖.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转型: 从“数字校园”到“智慧校园”[J].中国电化教育,2014(1):35-39.

  [14] 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四个发展阶段[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4014205153467716&fr=spider&for=pc.

  [15]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发展阶段 [EB/OL].https://wenku.baidu.com/view/e4970f92ff00bed5b9f31dd1.html.

  [16] 时路.教育信息化改革发展与“数字化校园”建设[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10):233.

  [17]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庆市智慧校园建设基本指南(试行)[Z].2016.

  [18] 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标准[Z].2017.

  [19] 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南(试行)[Z].2017.

  [20]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智慧校园总体框架(GB/T 36342—2018)[Z].2018.

  [21] 祝智庭.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J].电化教育研究,2012(12):5-13.

  [22] 黄荣怀,张进宝,胡永斌,等.智慧校园:数字校园发展的必然趋势[J].开放教育研究,2012(4):12-17.

  [23] 黄宇星,李齐.基于网络智慧校园的技术架构及其实现[J].东南学术,2012(6):309.

  [24] 李玉顺.中小学智慧校园发展的科学内涵与有效途径[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1(4):5-8.

  [25] 青岛市教育局.青岛市中小学数字智慧校园建设评估指标(试行)[Z].2014.

  [26] 深圳市教育局.深圳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标准指引(试行)[Z].2015.

  [27] 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导意见(试行)[Z].2018.

  [28] 济南市教育局.济南市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指导意见(试行)[Z].2020.

  [29] 武汉市教育局.武汉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创建评估标准(试行)[Z].2020.

  [30] 刘芳.大数据时代下智慧校园建设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分析[J].信息记录材料,2021(6):38-40.

  [31] 黄瑞.西部地区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的问题分析与对策—以达州为例[J].中小学电教,2016(6):7-11.

  [32] 于长虹,王运武,马武.智慧校园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 教学与管理,2015(6):48-51.

  [33] 何苇.关于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的现状分析及思考[J].小学教学参考,2021(6):87-88.

  [34] 标准化工作导则(GB/T 1.1—2020)[EB/OL].http://www.imr.cas.cn/xwzx/tzgg/202007/P020200728365633486145.pdf.

何智 何爽 孙可 张同 北京市数字教育中心(北京电化教育馆)


本网版权声明:
凡本刊本网发布的所有文字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www.zgxdjyzb.com),未经本刊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伪原创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违者本刊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刊本网发布的照片、视频,属本刊本网原创或已获作者本人授权。未经授权,擅自使用者,本刊本网及相关权益人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期刊导读 | 顾问专家 | 法律声明 | 广告业务

Copyright(C)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一层108室(100191)
高教邮箱:cn11_4994@263.net
基教邮箱:cn11_4994@163.com
电话:010-82098610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