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微课、慕课以及各种学习平台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学校课堂上,微信、QQ、钉钉也愈发成为教师必不可少的教学工具,在线教学已悄然改变了教育教学的方式。但在此过程中,在线教学也显露出一些问题,制约了教学效果的提升。
一、在线教学暴露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二、在线教学与课堂教学的比较分析
三、推动在线教学发展的建议
1.改善网络服务能力 营造稳定在线教学环境
网络性能是在线教学的基础性保障。提升网络性能更多地需要教育主管部门来推动,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方面是为学生提供流畅的上网环境。需要教育主管部门进一步推进面向全社会的网络提质增效工程,为家庭提供优质、稳定的上网服务。还可以尝试建立专门的在线教学网络通道,使师生能够直接访问教学服务器。虽然专网通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但不失为解决网络拥堵的一种有效方法。
另一方面是增强在线教学服务器的性能。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大投入力度,针对教育架设高性能的集群服务器,以此缓解在线教学的网络拥堵问题。同时建议出台相关文件,严格限制面向在线教学的单服务器最大服务用户数,禁止超额服务。此外,建议为学校配备针对本校师生的网络服务器,以确保能满足全校师生同时在线教学的需求。
2.优化平台和资源建设 突出在线教学差异化
全面开展在线教学,需要网络平台功能的深度支持。对于现有的在线教学平台,不能让学科教学适应平台,而应该让平台更加适用于学科教学。对一些与现有平台不匹配的学科和教学内容,需要针对问题加大平台研发力度,扩展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功能。例如设计平台的手写功能,实现画图、公式的及时展示与交流;设计语音类资源,促进文科类的学习,同时也能减少学生使用电子产品的强度。
差异化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一个改革方向。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群体需要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5]。差异化教学需要个性化网络学习资源来支撑,一般来说,个性化网络学习资源包括教师资源和学习资源两类。这些资源的差异不仅体现在内容上,更体现在教学方法、教学顺序、教学活动、教学对象上。目前,至少有两种途径有助于实现在线教学的差异化教学。一是提前准备大量、针对不同教学对象的网络资源,通过自适应系统或者学生自主选择来满足不同学习需求。二是针对不同群体分配不同的教师,通过直播、互动等方式进行差异化教学。因此,充足的优秀教师和优质在线教学资源是在线教学实现差异化教学的重要保障。
3.推进在线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 提升在线教学地位
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学理念、方法都是在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逐步形成、成熟起来的。在线教学处于起步阶段,教育者对在线教学的方法、形式、过程及效果的评价可能会囿于课堂教学的固有观念。由于技术和观念的限制,目前需要充分考虑如何使在线教学和课堂教学实现功能互补,通过混合式学习模式,借助在线教学实现对课堂教学的创新改革。例如实施翻转课堂,通过课前、课中、课后的不同选择来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效果。
随着在线教学的逐步发展,教师也需要不断加强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逐步改变课堂教学观念对在线教学的负面影响,积极探索融合发展的新模式,例如探寻运用视频、文本、图像等多媒体资源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积极开展探究的途径等。
4.促使学科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提升师生信息技术能力
师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会影响在线教学的效果,这也是破解师生网络交流困难的突破口。实践证明,通过学科与信息技术融合来实现师生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往往能事半功倍。这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促进师生交流的工具,帮助学生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而不仅仅是帮助学生浅层次地学习知识;二是将学科学习与提升师生信息技术能力相融合,师生利用工具进行学科教学与学习,同时也通过这一过程促进师生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而不是一味地追求用信息技术辅助学习。
5.立足课程改革 优化在线教学
课程包含目标、内容、教学组织与评价,教学只是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环节,课程的整体设计才是教学改革的基础。在线教学以及网络资源的开发应该立足于课程,而不能孤立于课程之外。只有以完善的课程体系作为支撑,在线教学改革才能有效开展,否则只能是空中楼阁、无本之木。随着技术的发展,在线教学将会为教育教学带来更大的变革以及更多的机遇,教师的课程设计理念也应针对在线教学的特点做出相应的调整。在未来的教育中,在线教学只有紧紧围绕课程改革才能越走越远,正所谓“得课程者,得质量”。
参考文献
[1] 周自波,蒋立兵,廖水明.供给侧改革视阈下网络教育质量提升路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9(12):53-60.
[2] 黄晓玲.优质原创课程资源的主要特点及建设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9(13):38-41.
[3] 方玲玲.警惕互联网时代社群学习的“信息茧房”效应[J].中国教育学刊,2019(10):79-83.
[4] 罗祖兵.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限度及其超越[J].课程·教材·教法,2019(1):60-65.
[5] 杜尚荣,王笑地.我国中小学教学目标研究70年:回顾与展望[J].教育学报,2019(3):28-39.
胡殿均 江苏省徐州市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