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
刊号:CN11-4994/T(国内) ISSN1672-1438(国际)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首页 杂志简介 杂志目录 期刊封面 推荐阅读 顾问专家 投稿须知 投稿查询 订阅须知 广告业务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 首页 >> 期刊导读
高教 普教
总431期 总429期 总427期
总425期 总423期 总421期
总419期 总417期 总415期
总413期 总411期 总409期
 装备时空 更多>>
第33届北京教育装备展示会暨北京教育装备论坛胜利闭幕
 编务说明 更多>>
 期刊导读  
重构学习素养培育新空间的实践研究
来源:《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 时间:2021-10-30 15:21:09
  [导读]将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融入学校所有学习空间构成和功能划分的顶层设计中,把“空间怎么支持育人”作为重要考量,力求让环境设计的每一个点,都能提供来自环境的“文化暗示”,体现让师生“在文化中浸润、在教学中相长、在实践中求知”的设计理念。多年实践证明,校园环境重构不仅能引导师生的文化理解和文化认同,也塑造和生成了学校新的“文化环境”。

  在面向未来的“学习素养培育”导向之下,校园内师生共同的学习需求不断升级(见图1),当下学习的支持系统(包括空间、资源等)也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重构学习素养培育新空间将是一场有价值的实践创新行动。

  一、学习空间重构的理念与定位

  二、学习空间重构的行动策略

  三、重构的成效 价值 经验 思考

  1.成效与价值

  我校的空间重构重新定义了课程、课堂和学习形态:空间教育范式从千篇一律到形态多元、从封闭到开放和连续、从强调秩序到关注体验。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学习环境的现代感、设计感和技术融合凸显,基础性、功能性和实用性得到良好保障,从环境和硬件条件上更加趋近现代化学校。

  二是配套课程内容迭代更新。我校首先尝试从影视、摄影等课程内容进行统整,着力开发“童心视界”少儿视觉艺术校本课程,并同步新建了“童心视界”视觉艺术体验空间、“童真创意”工艺美术创意空间。在此基础上,将成功经验不断“复刻”在其他楼层的学习空间建设上,以素养培育为导向,进一步提高课程领导力,完善课程体系,不断将各类精彩课程的内涵建设与实施物化载体相配套的理念拓展到不同领域,为学生打造了匠心坊、畅思屋、丽音坊、炫舞厅、校史室等多样化的体验和实践空间,并且软硬件建设同步,以便更高质量地服务教与学的多样化、个性化、常态化需求(见表1)。

  三是有效促进了教学改革的深化和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在新型学习空间支持下,不仅常规的基础型课程得到落实和保障,还开展了指向学习素养培育的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教学改革创新实验,既丰富了校本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载体,也实现了从“教师教学生知识”到“以师生发展为中心”的学习共同体的转变。同时,空间重构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设计思路和操作方式,教师更善于整体性思考了,在教学设计中开始有意识地思考如何将环境更好地融入教学设计中。支持学生学习方式的深度变革,标志着教师对于教学改革中各要素的理解和认识更进了一步(见表2)。

  四是学生全面而个性化的发展成果喜人。上海市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评价结果反映出我校两方面的成果:一方面是学生的学习动力得到了良好呵护和激发,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探究、互动交流和反思的高阶思维能力发展得到一定程度提升。另一方面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我校的归属感、认同度提升,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趋向积极,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根据对本校学生学习空间感知与满意度问卷调查统计显示:有84%以上的学生认为我校学习空间拥有舒适的学习环境和全新的学习体验,自己更能集中精力学习;相对于常规教室,他们更喜欢在改造后的新型学习空间上课。81%的学生对我校的学习空间的自主性、灵活性、人性化、易用性和兼容性等方面持正向态度。79%的学生表示改造后的学习空间更能促进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互动学习和深层学习等。

  2.可复制推广的工作经验

  基于明确定位、工作规划、外部支持、合作沟通、教师认同等方面,笔者尝试总结了五条可供同类学校复制和推广的学习空间管理经验。

  (1)清晰表达好公办学校学习空间的“标志属性”

  关注学段特点,把握好学科教学和跨学科综合学习等多重交织的实际需求;将办学诉求等学校文化特性物化表达在真实的空间情境中,体现教育教学全要素全程育人的功能。

  (2)整体思考下的分步实施必须做到“步步为营”

  要有全局性的顶层设计构想和前瞻性的布局谋篇思路,它和学校发展规划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校长心中要有一盘“大棋”。

  (3)利用好教育部门各类平台项目的“政策红利”

  整合利用好各种申报机制和平台,同步规划使用好学校每年的公用经费定额中可自行支配的部分,使之汇总成“为同一个顶层设计服务的政策红利”,体现高阶的管理智慧。

  (4)在与设计团队的沟通中必须坚持“学校立场”

  通过与设计和施工团队的反复沟通,在深化外部团队对教育空间改造深度理解的基础上,更加精准地设计与施工。

  (5)让使用者在学习环境重塑中收获“同步成长”

  在不断改变的校园新空间中,助推师生通过积极主动的感知、体验和实践,在反思、磨合、认同中追求“物”和“境”共同作用的最大育人价值。

  3.进一步思考

  一方面,重构应再前置。不要在建成后改良优化,而要在设计与建造前就让学校的学习空间建设需求和创意参与并融入进来,不再“千校一面”,而是“一校一品”,让学校成为主体,承载好文化渗透与功能使用的双重目标,办师生喜欢的学校。

  另一方面,统整应再提高。在信息化、大数据、人工智能对教育逐渐产生影响的今天,空间的概念应不仅仅停留于“有形”,线上和线下同步统整设计数字化学习空间迫在眉睫。同时随着项目式学习、主题式活动等多样化的综合学习方式的创新与常规课程体系中教与学模式的不断优化,对于学生学习素养培育的支持,也体现了系统整合的要求,会给学习空间的设计带来新的挑战。此外,随着紧密型学区化、集团化办学进程的不断推进,学习空间资源的有效辐射、交叉布点和特色互补,也是未来教育管理创新的一项新课题。

  面向未来,重构学校育人新空间会给学校和师生的发展带来哪些更大的惊喜和支持?让我们一起在思考和行动中努力寻求更好的答案。

张烨 上海市黄浦区第一中心小学


本网版权声明:
凡本刊本网发布的所有文字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www.zgxdjyzb.com),未经本刊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伪原创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违者本刊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刊本网发布的照片、视频,属本刊本网原创或已获作者本人授权。未经授权,擅自使用者,本刊本网及相关权益人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期刊导读 | 顾问专家 | 法律声明 | 广告业务

Copyright(C)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一层108室(100191)
高教邮箱:cn11_4994@263.net
基教邮箱:cn11_4994@163.com
电话:010-82098610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