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7日至8日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建设高校思政课智慧课堂是“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的生动实践,是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必然选择,也是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
1 智慧课堂的内涵
2 智慧课堂建设的价值体现
3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智慧课堂建设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师应把课堂教学视为一个教师和学生全员参与并建构、创新的过程,以全过程建设、全员培养、全方位保障条件三个层面为抓手进行思政课智慧课堂建设。
3.1 全过程建设贯穿课前课中课后
3.2 全员培养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智慧教育信息化素质的培养
3.3 全方位保障条件硬件配置达标制度建设到位
3.3.1 智慧课堂的硬件配置要达标
建设智慧课堂的信息技术的硬件条件保障。智慧课堂建设过程中信息技术的硬件是基础,没有标准化的硬件设施,就谈不上智慧课堂。从当前信息技术发展而言,普遍把 “云、网、端”应用到智慧课堂建设中,达到教室内授课终端设备基本连接和运用的智能化。比如智能终端工具,包括备课工具、教学工具、作业工具、考试工具、辅导工具、管理工具等。运用这些工具,在智慧课堂上可以使配套资源(如视频、动画、文档、图片和声音等)以多种形式灵活呈现;教师课堂教学中可以运用无线投射、电子教材、PPT、电子白板、拍照、移动实物展台和微课录制等多种课堂教学用具。
3.3.2 智慧课堂的制度建设要到位
笔者认为,智慧课堂的制度建设应从三个层面入手,即智慧课堂建设制度、教师使用制度、智慧教室管理制度。学校层面来看,其一,学校领导要重视智慧课堂建设,积极组织制订智慧课堂建设计划、各种配套实施计划和质量监督体系,起到领导、督促、监督的作用。其二,学校对智慧课堂建设资金的支持,形成制度化,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各种投影机等实体载体来呈现,设备的安装、培训、使用、维修等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从教师层面来看,教师是智慧教室的使用者,具备使用智慧教室的权利和保护智慧教室的义务,因此如何使用和如何保护的问题需要通过制度体系规范下来,一是可保证其他教师顺畅使用;二是培养教师的责任心,督促教师爱护教室设施;三是智慧教室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并配备管理人员,制订管理人员工作制度、教室使用制度、教室配置制度、使用者(包括教师和学生)的责任制度,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2] 邹静华. 智慧课堂教学互动有效性探究[D].重庆:西南大学,2020.
[3] 吴晓如,刘邦奇,袁婷婷.新一代智慧课堂:概念、平台及体系架构[J].中国电化教育,2019(3):81-88.
[4] 姚明敏,杨凯.“智慧课堂”在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西部学刊,2020(9):90-93.
[5] 尹文芬.信息化背景下思政课智慧课堂构建的路径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9(14):106-108.
徐趁丽 海口经济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