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实验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高校加强了实验室建设,加大了硬件设施的资金投入。然而,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仍在不断发生,如中毒、火灾、毒气泄漏、触电、灼伤、爆炸、病毒感染等。2009年浙江大学某实验室因输气管误接CO,引发实验人员CO中毒死亡;2010年宁波大学某重点实验室学生操作粗心,导致实验起火;2011年东北农大28名师生在实验过程中,因缺少防护意识,感染布鲁氏杆菌;2012年南京大学实验室甲醛泄漏,紧急疏散数百人;2013年复旦投毒案反映出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问题;2014年常州某高校实验室,因实验人员操作不当,发生爆炸。我们发现导致实验室事故的人、物、管理和环境等各种因素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占据最主要的位置,如实验时未做预试、操作不规范、不注意防范等,而安全意识淡薄则是引起实验人员不安全行为的根本原因[1]。通常做实验事故原因分析时,仅仅着眼于表面现象,追究实验人员有否遵守规程、操作是否得当,并没有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更没有上升至安全文化导向作用的层次进行分析[1]。借助于安全文化的引导,加强了安全意识,防范实验室安全事故于未然。结合我校药学实验中心教学、科研任务重,实验试剂危险程度高,实验人员复杂,实验设备众多等特点,希望通过开展实验室安全文化体系建设,保障实验室安全工作,创建平安实验室。
1 实验室安全文化体系的沿革
2 实验室安全文化体系建设的措施
3 实验室安全文化体系内容
4 结语
通过实验室安全文化体系构建,优化了实验室“保安全”的物质保障,强化了实验室“要安全”的安全管理,提高了实验人员“想安全”“会安全”的安全素质,丰富了实验室安全的文化内涵,促进了我院平安实验室的建设。在今后工作中,将进一步推进实验室安全文化体系建设,提升实验室安全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 李鸿飞,王伏玲.从资源系统优化的视角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11):1-3.
[2] 亓文涛,孙淑强,樊冰.基于信息化的高校实验室安全文化体系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2):295-299.
[3] 朱光钛.构建高校安全文化教育体系,促进和谐校园建设[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4):130-135.
[4] 闻星火,赵庆双,郭英姿.高校应成为安全文化建设的引领者[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11):187-190.
[5] 侯德俊,张社荣,张磊.依托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提升实验室安全工作水平[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6):9-11.
[6] 林荣锋,文惠玲,陈秀娟.浅谈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8):429-431.
[7] 贾小娟,史鑫,董君枫.高校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实践探索与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9):196-198.
[8] 孙宗胜,谷冬梅.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的哲学思考[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7,4(3):117-120.
[9] 范强锐,赵平.以安全文化建设提升实验室安全工作水平[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10):139-142.
[10] 牛焕双,张润杰,刘滨.以安全文化建设促进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9):199-205.
[11] 李成学.论高校安全文化的顶层设计与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1):64-67.
[12] 田虎.校园安全文化体系范畴的解析与重构[J].教学与管理,2014(4):21-23.
张振南 叶筱琴 孙哲 郑贤安 林丹 温州医科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