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
刊号:CN11-4994/T(国内) ISSN1672-1438(国际)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首页 杂志简介 杂志目录 期刊封面 推荐阅读 顾问专家 投稿须知 投稿查询 订阅须知 广告业务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 首页 >> 实验室建设
高教 普教
总459期 总457期 总455期
总453期 总451期 总449期
总447期 总445期 总443期
总441期 总439期 总437期
 装备时空 更多>>
乡村建设齐聚力 大爱援疆智者行
 编务说明 更多>>
 实验室建设  
生物学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建设
来源:《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 时间:2017-10-31 16:30:20
  [导读]开展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以来,全国共评建中心300个,其中华北、华东地区评建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居多。生物学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在建设发展过程中秉承“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共享资源、服务全局、深化应用、提高效益”宗旨,为建设学习型社会不断探索与实践。

  实验教学是培养人才的关键,是打造创新型国家的基石,国家根据科技发展和社会需求在不同时期提出了相应的指导思想,“十一五”期间提出《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和评审》,“十二五”期间提出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和《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问题》,“十三五”又提出了《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可见着力打造具有我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体系是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2013年8月13日,教育部高教司发布了《关于开展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工作的通知》,提出了“科学规划、共享资源、突出重点、提高效益、持续发展”的20字指导思想[1]。自此开启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到目前为止全国共评建了300个虚拟仿真中心。

  1 国家级虚拟仿真中心建设分布情况

  2 生物学虚拟仿真中心建设

  3 结束语

  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实验中心建设的核心,建设固然重要,但管理是中心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科学化的管理将发挥各种资源的最大功效。做好虚拟仿真实验中心的管理工作,利用好、保护好大数据是网络管理的重点,确保网络安全,营造绿色环保、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现在的大学生是以“95后”为主体,他们生长在网络时代,网络平台众多,如何增加虚拟仿真实验资源的趣味性、实用性,是虚拟仿真中心建设的最大问题。师资队伍的组建,共享机制的建立,管理工作的加强,都是制约虚拟仿真中心发展的关键问题。让我们携手共建,打造可持续发展的虚拟仿真实验中心。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开展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3〕94号[Z].2013-08-13.

  [2]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教技〔2016〕2号[Z].2016-06-07.

  [3] 刘亚丰,余龙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理念及发展模式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4):108-110,114.

  [4] 罗昊,张晓东.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开放共享模式的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10):232-236.

  [5] 刘艳,孟威,孟令军.实验教学信息化系统的开发与建设[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23):12-13.

孟令军 邵妍 孟威 周毓麟 刘艳 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本网版权声明:
凡本刊本网发布的所有文字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www.zgxdjyzb.com),未经本刊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伪原创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违者本刊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刊本网发布的照片、视频,属本刊本网原创或已获作者本人授权。未经授权,擅自使用者,本刊本网及相关权益人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期刊导读 | 顾问专家 | 法律声明 | 广告业务

Copyright(C)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一层108室(100191)
高教邮箱:cn11_4994@263.net
基教邮箱:cn11_4994@163.com
电话:010-82098610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