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
刊号:CN11-4994/T(国内) ISSN1672-1438(国际)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首页 杂志简介 杂志目录 期刊封面 推荐阅读 顾问专家 投稿须知 投稿查询 订阅须知 广告业务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 首页 >> 期刊导读
高教 普教
总467期 总465期 总463期
总461期 总459期 总457期
总455期 总453期 总451期
总449期 总447期 总445期
 装备时空 更多>>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2025年暑期系列活动成功举办
 编务说明 更多>>
 期刊导读  
从数字阅读到智慧阅读 阅读学习新变革研究
来源:《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 时间:2025-10-31 18:13:24
  [导读]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赋能教育的快速发展,阅读学习模式正从数字阅读迈向智慧阅读时代。智慧阅读不仅通过智能算法、人机交互、虚拟现实、富媒体、游戏化等技术与手段为读者提供了沉浸式、个性化的阅读体验,还推动了信息加工方式和内容理解能力的深度转变。深入探讨了加工式阅读、对话式阅读、项目式阅读、游戏化阅读等智慧阅读模式,从大力推动阅读空间的智慧化升级、有效实践人机协同的智慧阅读模式、着重加强智慧阅读素养测评与反馈三个方面探讨了推进智慧阅读的路径和举措,以期为构建学习型社会、促进全民阅读提供借鉴和参考。

  阅读不仅关乎国民素质的提升,还会对国家文化软实力、经济发展潜力、社会和谐稳定及国际竞争力等产生影响,深化全民阅读活动作为一项重要部署被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信息化时代下的数字阅读逐渐成熟并普及,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联合云南省委宣传部发布的《2023年度中国数字阅读报告》中指出,2023年中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已达5.7亿,其中未成年人数字阅读接触率为74.7%[1]。数字阅读打破了纸质阅读的时空限制,读者借助数字化装备即可便捷地获取和阅读以网页、电子书、数据库等为载体的资源内容。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的深入发展,数字阅读面临变革和转型,逐步展现出智能化、个性化和精准化的趋势,智慧阅读应运而生[2]。智慧阅读作为数字阅读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升级和拓展,在阅读内容、模式和素养上都有新的内涵和特征,对构建学习型社会和促进全民阅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何谓智慧阅读

  二、智慧阅读研究

  三、全民智慧阅读的实现路径与举措

  四、结语

  本文构建出智慧阅读图谱,深度解析了智慧阅读相关技术及典型应用场景和案例,从大力推动阅读空间的智慧化升级、有效实践人机协同的智慧阅读模式、着重加强智慧阅读素养测评与反馈三个方面探讨了推进智慧阅读的路径和举措,旨在为推动全民智慧阅读提供借鉴和参考。但研究中也深刻意识到,技术在为阅读带来机遇和革新的同时,也对读者的阅读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智慧阅读可能导致信息过载和认知惰化,使读者无法专注于自己所要阅读的内容,并且难以从中筛选出真正有价值的内容;此外,便捷式的生成性答案也可能削弱读者深度思考的能力,窄化读者的知识视野。这些问题都值得进一步关注和思考。未来,相信通过技术创新、素养培养、评价体系建设及阅读环境优化等多方面的努力,全民智慧阅读会向着更高水平发展,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课题组,魏玉山,徐升国.第二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主要发现[J].出版发行研究,2024(4):5-9.

  [2] 李佳筠.布迪厄场域理论在智慧阅读实施中的引入与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4(17):168-171.

  [3] 庞敬文,李施,唐烨伟,等.“互联网+”时代基于智慧生成的语文阅读学习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8,39(8):103-108.

  [4] 刘司卓,郭利明,郑勤华,等.面向数字场景的阅读素养测评:内涵界定、要素解构、工具设计与数据表征[J].中国电化教育,2024(9):60-68.

  [5] 王佑镁,宛平,南希烜,等.走向数字阅读3.0:智能阅读的特征、应用与发展[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1,33(5):26-32.

  [6] 5 Ways to Leverage A.I. for Student Supports and Scaffolds [EB/OL]. [2024-12-30]. https://spencereducation.com/ai-scaffolds/.

  [7] 脱润萱,虞涵.游戏化数字阅读App的使用意愿研究[J].当代传播,2023(6):49-55.

  [8] 苏瑞霞.做好阅读引领,让成长更有力量:北京师范大学儿童阅读与学习研究中心发布“学生阅读与学习能力测评体系”[J].教育家,2018(18):10-11.

刘钟灵 孔桂丽 李秀晗 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


本网版权声明:
凡本刊本网发布的所有文字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www.zgxdjyzb.com),未经本刊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伪原创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违者本刊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刊本网发布的照片、视频,属本刊本网原创或已获作者本人授权。未经授权,擅自使用者,本刊本网及相关权益人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期刊导读 | 顾问专家 | 法律声明 | 广告业务

Copyright(C)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一层108室(100191)
高教邮箱:cn11_4994@263.net
基教邮箱:cn11_4994@163.com
电话:010-82098610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