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
刊号:CN11-4994/T(国内) ISSN1672-1438(国际)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首页 杂志简介 杂志目录 期刊封面 推荐阅读 顾问专家 投稿须知 投稿查询 订阅须知 广告业务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 首页 >> 期刊导读
高教 普教
总467期 总465期 总463期
总461期 总459期 总457期
总455期 总453期 总451期
总449期 总447期 总445期
 装备时空 更多>>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2025年暑期系列活动成功举办
 编务说明 更多>>
 期刊导读  
大概念统领下的“物质的变化与转化”单元教学——以“应急蜡烛的设计与制作”为例
来源:《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 时间:2025-10-31 17:58:21
  [导读]研究按照“解构概念内涵,明确学业要求→选择经典情境,创设学习任务→凸显一般思路,实现问题解决→依据认识发展,规划单元活动→立足核心素养,确定学习目标→建构表现评价,促进学生参与”的脉络,在“物质的变化与转化”大概念的统领下进行单元教学设计,旨在创设真实问题情境,增强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大概念指有组织结构的知识和模型,且当具体的经验和事实都被遗忘之后还能长久保持,以为学生提供认知框架和结构[1]。《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简称2022年版课标)中明确提出,大概念反映学科本质,具有高度概括性、统领性和迁移应用价值,要求教师基于大概念的建构,整体设计和合理实施单元教学。

  教师在进行单元教学设计时,要统整教材,提炼“大概念”,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在真实情境中以“主题→探究→表达”的方式,把“活动性、协同性、反思性学习”作为一个单元来组织学习活动,确保学生学习链条的完整性[2]。让学生参与科学探究、工程设计、社会实践与自主学习的探究与实践活动,能有效支持核心素养培育的落地。基于此,笔者以“物质的变化与转化”大概念为统领,展开活动引领下的新课单元教学研究。

  一、解构概念内涵,明确学业要求

  二、选择经典情境,创设学习任务

  三、凸显一般思路,实现问题解决

  四、依据认识发展,规划单元活动

  五、立足核心素养,确定学习目标

  六、建构表现评价,促进学生参与

  七、单元教学实施后的反思与启示

  (一)螺旋式进阶开展大概念教学

  大概念高度抽象、组成和结构复杂,学生只有在不同情境中不断应用,才能形成稳定的认识方式。大概念的广泛迁移性,使情境的多样化选择成为可能。初中化学的其他代表性物质,如水、氧气、碳和碳的氧化物、金属、酸碱盐等,可分别依靠如空间站水气循环系统、地球的碳循环、铜的冶炼和回收利用、以大理石制取高纯碳酸钙等常见情境,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以“物质的变化与转化”为统领开展单元教学。此外,水的学习在化学课程学习的起始阶段,调控化学反应的视角对于学生难度较大;碳循环的学习需要突出元素守恒的视角;金属和酸碱盐的学习需要将反应类型的认识深度提升到微观、定量、实现物质制备的水平,因此,在不同阶段,从大概念拆解次级大概念的思路也应不同。

  (二)评估后引入跨学科实践活动

  真实问题解决过程复杂,跨学科的情况难以避免。在“应急蜡烛的设计与制作”中,在构建蜡烛燃烧速率模型的过程中,借鉴了物理学上v = △s /t 的公式,得出化学反应速率可以表示为v = △m /t;在判断蜡烛燃烧是否匀速时,要观察数据是否为等差数列,或判断画出的m-t 图像是否大体呈直线;画图时还可以利用Excel软件的函数功能,进行数据处理。利用学生已有的其他学科的知识技能设计跨学科实践活动,更容易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对于跨学科问题是否有必要引入课堂教学活动,教师要进行审慎评估。2022年版课标中纳入的跨学科概念是物质与能量、结构与功能、系统与模型、稳定与变化,教师将与之相关的跨学科内容与化学教学相结合相对容易开展教学,但寻找学生能够理解并能设计成体验活动的情境,仍是活动设计和开展的难点。

  参考文献

  [1] 李松林.以大概念为核心的整合性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20,40(10):56-61.

  [2] 钟启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J].全球教育展望,2016(1):3-25.

  [3] 何彩霞.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大概念单元教学探讨[J].化学教育,2019(11):44-48.

  [4] 魏锐,朱叶,党育杰,等.促进学生“学会思考”的项目式课程开发程序[J].基础教育课程,2023(22):4-11.

  [5] 乔治•J•波斯纳,艾伦•N•鲁德尼茨基.学程设计:教师课程开发指南[M].赵中建,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38.

  [6] 崔志钰.学生课堂隐性参与的激发与转化[J].教学与管理,2019(10):5-8.

  [7] 黄燕宁,王磊,胡久华,等.主题大概念统摄下的化学教学:以“燃烧和灭火”教学为例[J].基础教育课程,2023(6):56-65.

张银屏1 任慧英1 郭俊雅1 郭晓丽2,3 魏锐4 黄冬芳5 徐敏6 王瑾7

1.北京市第十八中学 2.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3.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

4.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中小学化学教材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5.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6.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 7.北京市第十八中学左安门分校


本网版权声明:
凡本刊本网发布的所有文字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www.zgxdjyzb.com),未经本刊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伪原创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违者本刊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刊本网发布的照片、视频,属本刊本网原创或已获作者本人授权。未经授权,擅自使用者,本刊本网及相关权益人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期刊导读 | 顾问专家 | 法律声明 | 广告业务

Copyright(C)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一层108室(100191)
高教邮箱:cn11_4994@263.net
基教邮箱:cn11_4994@163.com
电话:010-82098610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