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
刊号:CN11-4994/T(国内) ISSN1672-1438(国际)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首页 杂志简介 杂志目录 期刊封面 推荐阅读 顾问专家 投稿须知 投稿查询 订阅须知 广告业务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 首页 >> 期刊导读
高教 普教
总467期 总465期 总463期
总461期 总459期 总457期
总455期 总453期 总451期
总449期 总447期 总445期
 装备时空 更多>>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2025年暑期系列活动成功举办
 编务说明 更多>>
 期刊导读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融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来源:《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 时间:2025-10-30 16:49:51
  [导读]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植物学课程融合式教学模式依托超星学习通等平台,实现课程共建共享,开展“学—论—展”进阶式教学,构建可持续推广的融合一体化教学模式。融合式教学改革建立了完善的线上资源,同步配套数字化教材、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互联网+教育”不仅是一种技术手段的运用,而且是一种教育理念的更新[1]。“课内课外、线上线下融合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形成不受时空限制、开放共享的新型教学形态。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课内课外分层次选择性学习,符合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2]。笔者探究植物学课程融合一体化教学模式,将互联网与教育深度融合,力求资源共享、优势叠加,推动教学改革的融合发展、均衡发展[2],以期为高校课程融合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混合式教学与融合式教学的区别:混合式教学常常是“形式上的混合”,如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在线学习方式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或者只是课后作业的交流平台,教学理念没有变化,可以说是形变而质未变。融合式教学是混合式教学的升级版,它更关注混合式教学实践中发挥教学效能的关键因素,通过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多维度的融合,达到“1+1>2”的效应[3]。融合式教学的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的方法,对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进行统一的规划和设计[4]。融合式教学的课堂规划与设计可以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4]。对植物学课程而言,其融合式教学设计分为“学—论—展”三个环节(图1),即课前学知识、课中论难点、课后展空间。

  1 融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

  2 融合式教学模式实践

  3 融合式教学模式的特色与成效

  4 结语

  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将信息技术融入植物学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建立融合式教学模式。课程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学在吉大平台,形成了课前热身启动、课中伴随、课后跟踪反馈的教学动线;全过程、多维度进行学习质量监控,实现多元化学习评价,教师及时追踪与反馈,持续改进教学方法,实现学生个性化培养。使用信息技术进行线上资源和平台系统整合,实现课程共建共享,真正实现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植物学融合式教学。

  参考文献

  [1] 陆璐,顾玉萍,韩冬梅.基于“互联网+教育”的会计教学模式应用:以基础会计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24(23):172-174.

  [2] 常树旺,井岩.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以信息科技与信息化课程为例[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4(21):92-94,98.

  [3] 沈欣忆,苑大勇,陈晖.从“混合”走向“融合”:融合式教学的设计与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22,32(4):40-49.

  [4] 易祯,吴美玉.从“混合”到“融合”: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设计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3,29(11):84-96.

  [5] 赵文杰,徐丹,胡军.线上线下融合信息化教学评价机制的问题与改革策略[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4(19):96-98,110.

麻莹 赵磊 邢心茹 秦建春 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


本网版权声明:
凡本刊本网发布的所有文字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www.zgxdjyzb.com),未经本刊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伪原创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违者本刊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刊本网发布的照片、视频,属本刊本网原创或已获作者本人授权。未经授权,擅自使用者,本刊本网及相关权益人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期刊导读 | 顾问专家 | 法律声明 | 广告业务

Copyright(C)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一层108室(100191)
高教邮箱:cn11_4994@263.net
基教邮箱:cn11_4994@163.com
电话:010-82098610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