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
刊号:CN11-4994/T(国内) ISSN1672-1438(国际)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首页 杂志简介 杂志目录 期刊封面 推荐阅读 顾问专家 投稿须知 投稿查询 订阅须知 广告业务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 首页 >> 实验室建设
高教 普教
总465期 总463期 总461期
总459期 总457期 总455期
总453期 总451期 总449期
总447期 总445期 总443期
 装备时空 更多>>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2025年暑期系列活动成功举办
 编务说明 更多>>
 实验室建设  
面向智能制造“四链融合”的工业机器人教学平台设计
来源:《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 时间:2025-9-28 16:48:19
  [导读]从区域经济发展布局出发,以培养工业机器人现场工程师为目标,分析工业机器人产业链、生态链的图谱,指出工业机器人产业链、核心技术与人才层次类型的关系。构建了面向智能制造“四链融合”的工业机器人教学平台,包括机器视觉、工业机器人编程、PLC控制三大模块,打造“移动+实训”立体化教学资源,采用“校内作业探索—竞赛创新任务—工程技能提升”的三层递阶形式,巧妙地将岗位技能、课程内容、竞赛实践和证书要求等核心要点融入课程体系之中。实践表明,学生通过该平台系统掌握工业机器人领域相关知识和技能,激发学习主动性,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019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的《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提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贯通、相互协同、相互促进的战略性举措[1]。

  自2013年以来,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连续11年居世界首位。以湖南省长沙市为例,截至2023年底,全市人工智能及机器人产业链的企业规模超过2 500家。在该产业链中,工业机器人结合高精度定位、自主导航和视觉识别技术已经覆盖了智能制造的多个领域[2-3]。高职院校在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建设过程中,专业课程教学存在机器人产业链定位不准、与实践联系不紧密、信息与智能技术运用不足等问题。本文在全面分析工业机器人全产业链对人才链、创新链、教育链及其支撑系统要求的基础上,以培养工业机器人现场工程师为目标,设计了“四链融合”的工业机器人教学平台(简称实训平台)。

  1 工业机器人创新人才培养层次定位

  2 实训平台总体设计

  3 基于实训平台的课程建设及成效

  4 结语

  本文从区域经济发展布局出发,分析了工业机器人产业链、生态链的图谱,推进紧缺学科专业建设,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融合。实训平台基于3C产品生产流程开发设计了高度集成的自动化柔性生产线,结合省级教学资源库,打造“移动+实训”立体化教学资源,可以满足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机器人视觉技术及应用、工业机器人系统离线编程与仿真等多门课程的教学需求。实训平台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生成学生个性化的自适应学习路径,为工业机器人现场工程师培养提供可靠的实践载体,加深学生对产品全流程设计的理解,并提升学生应对真实复杂任务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赵朝辉.深化产教融合推进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成因与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2,15(5):41-45.

  [2] 2023年湖南省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产业发展年度报告[EB/OL].[2025-05-28].https://www.hunan.gov.cn/zqt/zcsd/202401/t20240127_32636535.html.

  [3] 刘志华,黄晓明,刘旭刚.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五位一体四链融通”协同育人模式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4(19):77-80.

  [4] 徐政,牟春伟.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基于“四链”融合视角[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26(3):74-83.

  [5] 刘晨.高职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J].办公自动化,2024,29(1):43-45.

  [6] 王亮,唐堂,于颖,等.面向智能制造系统级人才培养的实训平台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3,42(10):249-253.

  [7] 王保建,孙闯,尹昱东,等.基于智能制造的工业机器人及机器视觉实训平台研发[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3(15):49-51,58.

熊英 高维 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


本网版权声明:
凡本刊本网发布的所有文字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www.zgxdjyzb.com),未经本刊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伪原创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违者本刊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刊本网发布的照片、视频,属本刊本网原创或已获作者本人授权。未经授权,擅自使用者,本刊本网及相关权益人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期刊导读 | 顾问专家 | 法律声明 | 广告业务

Copyright(C)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一层108室(100191)
高教邮箱:cn11_4994@263.net
基教邮箱:cn11_4994@163.com
电话:010-82098610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