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
刊号:CN11-4994/T(国内) ISSN1672-1438(国际)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首页 杂志简介 杂志目录 期刊封面 推荐阅读 顾问专家 投稿须知 投稿查询 订阅须知 广告业务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 首页 >> 图书馆建设
高教 普教
总463期 总461期 总459期
总457期 总455期 总453期
总451期 总449期 总447期
总445期 总443期 总441期
 装备时空 更多>>
乡村建设齐聚力 大爱援疆智者行
 编务说明 更多>>
 图书馆建设  
协同育人视角下学校图书馆家庭阅读推广策略探究
来源:《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 时间:2025-7-31 15:12:42
  [导读]在协同育人视角下,对珠海市中小学校家长、学生及教师的实际需求展开调研,提出通过制订本校阅读发展规划加强家庭阅读推广人员队伍建设、完善学校图书馆资源建设、打造家庭阅读推广品牌活动、建立无障碍的“校-馆-家”交流渠道等多个途径,推动学校图书馆家庭阅读推广工作。

  2014年以来,我国连续10年把“全民阅读”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10月,中宣部正式印发《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在中宣部等十部门的共同倡导下,各地相继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全民阅读活动。目前,全国共15个省、市出台了全民阅读相关的条例或决定,并以多种多样的活动推动全民阅读的深入开展,包括:全国范围的全民阅读大会、各地区开展的全民阅读月活动、农村地区开展的农家书屋活动以及中小学图书馆开展的书香校园读书月活动等。2023年3月,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简称《青少年读书方案》),深入推进青少年阅读工作,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进一步完善阅读服务体系和激励机制,助推全民阅读活动的推广。

  特别是2018年,教育部修订《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简称《规程》),重申了中小学图书馆的重要作用,其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需更加符合时代特征、更具针对性,并成为青少年阅读的重要阵地。学校图书馆读者群体相对集中,有共通的文化认知和阅读需求,易产生积极互动。学校图书馆应通过联合公共图书馆、社区、出版社以及非营利机构等组织,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搭建阅读交流平台、优化阅读环境、开展阅读活动、提供阅读指导,推动家庭阅读的普及和深化。

  家庭阅读推广是协同育人环境下学校图书馆阅读推广项目的创新途径,也是学校图书馆顺应时代要求的革新之路。“校-馆-家”应该共同努力,推广家庭阅读,为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一、学校图书馆家庭阅读推广的现实需求

  二、学校图书馆家庭阅读推广策略

  三、结语

  《家庭教育促进法》将家庭教育由“家事”上升为“国事”,“双减”为学生和家长释放了课余时间,《青少年读书方案》成为全民阅读行动的关键指导。学校图书馆通过制订阅读计划、加强推广人员队伍建设、丰富馆藏资源、打造品牌活动、推动阅读宣传、深化“校-馆-家”合作等途径,助力家庭阅读推广教育开展。家庭阅读推广对青少年阅读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学校图书馆作为阅读推广的重要阵地,应遵循资源共享、协同合作、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利用自身教育资源,发挥教育属性,联合书店、公共图书馆、家长等多方力量,共同推动家庭阅读和家庭教育的发展。当然,在实际操作中,如何确保三方之间有效沟通、如何调动家长的参与热情,是需要面临的挑战。协同育人背景下,学校图书馆要发挥自身读者优势和环境优势,为青少年的全面成长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郑国民,杨炳辉.“美国阅读挑战”及其启示门[J].学科教育,1999(10):46-49.

  [2] 高静.英国启动全民阅读年[J].上海教育,2008(8):44.

  [3] 许殷宏,朱俐嬛.社会阶级与家庭教养之探究:以两个家庭个案为例[J].教育学术月刊,2014(3):3-14.

  [4] 吴苏芬.关于公共图书馆支持家庭教育的思考[J].黑河学刊,2022,262(4):85-89.

  [5] 郝伶俐,陶鑫.《家庭教育促进法》背景下公共图书馆中小学生家庭阅读推广策略研究:基于襄阳市中小学生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J].图书馆界,2022(4):83-89.

冯琳 广东省珠海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


本网版权声明:
凡本刊本网发布的所有文字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www.zgxdjyzb.com),未经本刊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伪原创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违者本刊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刊本网发布的照片、视频,属本刊本网原创或已获作者本人授权。未经授权,擅自使用者,本刊本网及相关权益人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期刊导读 | 顾问专家 | 法律声明 | 广告业务

Copyright(C)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一层108室(100191)
高教邮箱:cn11_4994@263.net
基教邮箱:cn11_4994@163.com
电话:010-82098610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