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政策利好和信息技术不断进步的双重推动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高校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实践,众多高校都建设了规模化的智慧教室。大量案例研究表明,智慧教室对优化教学环境、促进教学模式创新、支持个性化学习、提升教学效率具有明显效果。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标准规范的缺失、教学需求的不断迭代,不同规模和形态的智慧教室在分批建设中难以实现设备类型、技术架构和应用功能的统一,“一校一方案、一室一类型”的智慧教室建设现状普遍存在,给高校智慧教室运维管理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1 高校智慧教室运维管理现状
2 智慧教室数字化运维的内涵
3 数字化运维融合平台的建设实践
4 实践成效
5 结语
本文以北京理工大学智慧教室数字化运维融合平台的建设实践为例,对高校智慧教室运维在技术、资金、人员、机制四个层面存在问题进行剖析,构建了智慧教室数字化运维内容体系,证实了平台使用对创新智慧教室运维模式、提升运维效率和服务质量、实现数据统一和资源共享等有积极作用。
高校以智慧教室为代表的学习场景将会涌现出更多的空间形态,对运维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展望未来,智慧教室运维需要充分利用大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数字孪生、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获得更多的“智慧”能力,为师生提供更加高效智能的服务,进一步助推高校智慧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荣怀,胡永斌,杨俊锋,等.智慧教室的概念及特征[J].开放教育研究,2012,18(2):22-27.
[2] 李丹莎,胡西民,付刚,等.高校智慧教室运维管理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0(6):51-52,55.
[3] 文灿,李中旗,刘浩,等. 基于智慧教室的融合式教学支持平台研究:以“中南大学”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22,32(6):115-121.
[4] 邵大鹏,李倩颖,赵灿,等.一种智慧教室运维模式的构建思路[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3,40 (S1):85-89.
[5] 聂风华,钟晓流,宋述强.智慧教室:概念特征、系统模型与建设案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7):5-8.
吴彬1 安宁2 1. 北京理工大学教学运行与考务中心 2. 北京联合大学教务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