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2025年1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为教育强国的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1]。在全球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基石,数智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教育强国的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数智技术赋能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推动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动力,对培养更多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1 数智技术赋能教育的应用实践
2 数智技术助力教育强国建设面临的挑战
3 数智技术助力教育强国建设的协同治理路径
针对当前教育领域面临的数据隐私与安全、教师数字素养不足、教育体系标准化与个性化需求之间的矛盾等挑战,数智技术助力教育强国建设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数据隐私与安全保护体系、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形成多主体协同、技术赋能教育、闭环调控的教育治理体系。
3.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数智化教育环境
构建数智化教育环境是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基础。高校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可以应用控制理论,从基础网络、教育装备到教学过程实现动态优化,构建完善的智慧教育生态系统。一是要将教育专网建设作为核心任务,重视教育专网的建设与升级工作,对教育专网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通过智能预警和自动修复机制保障教育专网的网络稳定性,保障高清视频、大容量教学资料等的快速、稳定传输,确保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9]。二是要引进与当前数智技术匹配的教育装备,如智能教学系统、智能教室、智能黑板、虚拟现实设备等先进教育装备,为师生提供沉浸式、互动式的教学体验和学习体验[9-10]。三是应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和管理机制,确保教育装备的正常有效运行。
3.2 完善数据隐私与安全保护体系
数据隐私和安全保护需要政府部门、教育机构与技术供应商和学生协同推进。从政府角度,政府部门应清晰界定政府自身、教育机构、技术供应商等教育主体在数据保护方面的职责,建立健全数据隐私与安全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要加强对教育机构和技术提供商的监管力度[11]。从教育机构与技术供应商角度,应持续加大有关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研发投入,为学生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保护提供技术保障。从学生的角度,学生在使用学习平台过程中要重视保护个人信息,提升个人信息保护意识。数据隐私与安全问题是教育数字化进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12],政府部门、教育机构和技术提供商应协同推进,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力度、加强技术研发和加强内部管理。
3.3 加强师资培训,提升教师数字素养
在数智化时代,教师的角色和职能正发生着深刻变革,其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和成长伙伴[13]。为应对这一变革,学校可构建培训、实践、反馈和迭代的闭环式教师发展体系,可从以下三个维度推进。从教师能力升级维度,学校可建立以实际教学案例为项目驱动的工作坊,提升参训教师的技术认知能力,以系统性专项培训和自主学习为主,形成“集中研修+个性发展”的成长模式。从教学创新维度,学校可搭建教学行为数据分析平台,通过采集师生课堂互动、学习路径等过程数据,生成教师数字画像,这样可精准定位培训需求。从教师持续发展维度,学校可设置数智化教学能手、数智化领航者等荣誉奖项,配套专项教学科研基金和职称评审加分等激励政策,构建阶梯式激励体系,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学校基于教育平台记录的教师发展数据和教学反馈,定期更新培训模块,形成实践、反思、改进的螺旋上升闭环。学校通过技术赋能与体系化治理的协同演进,实现教育强国建设的智能化、精准化、人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N].人民日报,2025-01-20(6).
[2] 孙杰远.教育数字化赋能教育强国[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2):34-40.
[3] 刘艳花.数智赋能:教育强国建设的新引擎[N].山西日报,2025-04-15(10).
[4] 王争录,马小霞,张博.从模糊走向精准:数智化赋能循证高等教育评价[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4,42(11):47-51.
[5] 王建华,王传毅,滕珺,等.教育强国建设中的难题、破题与解题[J].中国电化教育,2025(4):1-12.
[6] 朱永新.教育强国建设:内涵、挑战与实践路径[J].中国远程教育,2023,43(10):1-10.
[7] 陈星,金志杰,范国睿.教师数字素养框架研究:全球经验与实践启示[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2):75-85.
[8] 孙恩昌,董潇炫,张卉,等.区块链赋能联邦学习:方法、挑战与展望[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25(3):337-349.
[9] 张静.数智化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限度与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5,43(2):17-22.
[10] 赵明刚.深刻把握教育强国建设的“六力”[J].教育评论,2025(4):3-13.
[11] 张力.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侧重于政策话语的梳理与解析[J].中国教育学刊,2025(4):1-8.
[12] 朱珂,王建明.数智技术赋能教育强国建设的五重逻辑[J].现代教育技术,2025,35(1):15-24.
[13] 王军海.依托网络学习空间助力教师教学创新与数字素养提升:南昌市湾里管理局开展网络学习空间创建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5(5):12-13,20.
刘艳花 山西医科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