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
刊号:CN11-4994/T(国内) ISSN1672-1438(国际)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首页 杂志简介 杂志目录 期刊封面 推荐阅读 顾问专家 投稿须知 投稿查询 订阅须知 广告业务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 首页 >> 期刊导读
高教 普教
总459期 总457期 总455期
总453期 总451期 总449期
总447期 总445期 总443期
总441期 总439期 总437期
 装备时空 更多>>
乡村建设齐聚力 大爱援疆智者行
 编务说明 更多>>
 期刊导读  
学科交融视域下大设计学科实践平台的构建研究
来源:《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 时间:2025-6-26 17:03:59
  [导读]在信息多元化时代背景下,设计学科的内涵逐渐深化和延伸,更侧重于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以培养面向未来的更全面、专业、尖端的国际化设计师。以上海交通大学创新设计研究院为例,通过初期实验室空间规划、软环境提升、设备配置,开放运行的管理机制和信息平台,建立设计领域学科交融平台、创新设计人才孵化载体、开放合作战略培育高地,为推进大设计学科创新实践教学平台构建提供思路。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高质量创新实践教育是高等教育赋能共同富裕的战略使命,设计学人才培养更是以实践应用为导向,重视学生实操能力培养,强调学科间的协同创新,并具有国际化、专业化视野[1-2]。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依托本校综合性大学教育资源优势和重点学科的支撑,挖掘本土专业特色,创建具有交大特色的设计类人才培养创新平台—创新设计研究院(简称研究院)。此平台构建是国家首批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的子项目,旨在融合人文艺术和科学技术教育,培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人才。

  1 大设计学科实践平台现状

  2 研究院建设目标

  3 研究院运行模式与建设方案

  4 建成成效与成果

  5 结语

  通过多年的努力,我校设计学科实践平台的建设逐步体现出其定位价值和作用,以创新设计研究院为依托,四个本科专业均被评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多门课程获批国家级、市级一流本科课程。本文围绕全面、专业、尖端的国际化设计师的培养目标,创新教学模式和构建课程体系,强调多学科交叉融合,探索建设大平台交融课程体系和工作坊等教学方法;加强课堂实践环节,探索第一、二、三课堂等教学活动,促进以赛育人的模式,多方联动营造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素养;同时拓宽学生国际视野,加强与国际、其他高校的交流合作,培养学生社会服务能力。总之,构建学科交融、创新创业、开放合作的大设计学科实践平台,提升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满足未来复合型应用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 杨敏,蒋之炜.基于产教融合全效体验的高校设计学科人才培养数字化变革创新研究与实践[J].包装工程,2022,43(S1):354-357.

  [2] 吴旭增.基于学科发展的设计教学空间研究[J].建筑与文化,2022(3):260-263.

  [3] 刘涛,赵冰洁.新文科背景下设计学本科教学的愿景与实践变革:守正创新与专业重混[J].艺术教育,2024(5):63-66.

  [4] 马永霞,孟尚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提升路径研究:基于50所高校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J].高教探索,2022(2):13-21.

卢静 陈倩芸 上海交通大学


本网版权声明:
凡本刊本网发布的所有文字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www.zgxdjyzb.com),未经本刊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伪原创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违者本刊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刊本网发布的照片、视频,属本刊本网原创或已获作者本人授权。未经授权,擅自使用者,本刊本网及相关权益人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期刊导读 | 顾问专家 | 法律声明 | 广告业务

Copyright(C)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一层108室(100191)
高教邮箱:cn11_4994@263.net
基教邮箱:cn11_4994@163.com
电话:010-82098610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