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
刊号:CN11-4994/T(国内) ISSN1672-1438(国际)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首页 杂志简介 杂志目录 期刊封面 推荐阅读 顾问专家 投稿须知 投稿查询 订阅须知 广告业务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 首页 >> 图书馆建设
高教 普教
总459期 总457期 总455期
总453期 总451期 总449期
总447期 总445期 总443期
总441期 总439期 总437期
 装备时空 更多>>
乡村建设齐聚力 大爱援疆智者行
 编务说明 更多>>
 图书馆建设  
初中图书馆入馆教育课程建设与实践探索
来源:《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 时间:2025-5-30 13:23:40
  [导读]入馆教育是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的重要途径。如何在学生综合素质要求日益提高的背景下探索入馆教育的实施路径,构建完善的入馆教育课程体系,是中小学图书馆面临的重要课题。以入馆教育课程为例,围绕课程教育目标、教育内容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创新以及课程评价体系五个方面,深入探索入馆教育课程的构建,旨在为初中图书馆建设提供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入馆教育是学生知识探索与信息素养提升的起点。教育部2018年印发的《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明确指出:图书馆应当开设新生入馆教育、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阅读指导课等,鼓励将其纳入教学计划。教育部等八部门2023年印发的《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要求整合各方资源,激发青少年学生阅读兴趣、提升阅读能力、营造书香氛围、促进全面发展。这些文件体现了教育部对中小学图书馆工作的要求,也为开展入馆教育提供了依据。

  初中图书馆开展入馆教育课程,是引领学生踏入知识殿堂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一环。通过入馆教育,学生得以高效利用图书馆丰富的藏书和多样资源,满足对多学科知识的探索需求。同时,还教会学生如何在信息爆炸时代辨别、筛选和利用有效信息提升信息素养,为未来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此外,入馆教育还鼓励学生独立探索,制订个性化学习计划,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推动学生树立热爱阅读的好习惯,丰富精神世界,提升文化素养,从而对学生的学业成绩、人格塑造和未来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一、初中图书馆入馆教育课程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二、沙头中学“探知”入馆教育课程体系构建

  三、“探知”入馆教育课程教学实践成效

  四、结语

  沙头中学“探知”入馆教育课程教学实践成效显著,为初中图书馆教育开辟了新的途径。未来,沙头中学图书馆会将学生评估前置化,以便让学生评估深入课程的全阶段、全流程[8],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入馆教育课程,助力学校的教育教学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沈莹,刘蕴秀.小学新生入馆教育探析[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3(6):58-61.

  [2] 李朝葵.高校新生入馆教育课程化实践[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7(3):63-65.

  [3] 王宗亮.基于混合式学习的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的设计与实践[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6.

  [4] 吕瑾瑜.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模式探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7,29(1):145-148.

  [5] 李佳玉.新生入馆教育的创新与发展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0,40(2):97-98.

  [6] 贺莉,陆根书.基于过程-结果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教学效能评价[J].复旦教育论坛,2012,10(5):73-75.

  [7] 李晓念.游戏激励机制在高职院校新生入馆教育中的探索与实践[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23(5):63-68.

  [8] 卢传胜,周清清.ADDIE模式下高校新生入馆教育服务创新实践与启示:以安徽大学图书馆为例[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22,40(3):117-120.

钟燕球 广州市番禺区市桥沙头中学


本网版权声明:
凡本刊本网发布的所有文字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www.zgxdjyzb.com),未经本刊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伪原创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违者本刊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刊本网发布的照片、视频,属本刊本网原创或已获作者本人授权。未经授权,擅自使用者,本刊本网及相关权益人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期刊导读 | 顾问专家 | 法律声明 | 广告业务

Copyright(C)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一层108室(100191)
高教邮箱:cn11_4994@263.net
基教邮箱:cn11_4994@163.com
电话:010-82098610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