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述
随着社会工业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制冷与空调技术的应用日趋广泛[1,2],市场对此领域的应用技术型人才需求也明显增加,出现了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人才供需矛盾。为顺应时代发展,教育部已经提出,要引导一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高校转型[3,4]。 为此,各个高校的制冷与空调专业大都增设了实训教学环节,建立了相应的校内实训室,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较多的问题。例如,部分高校在传统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增设了实训室,但主要是作为模型演示或实物参观过程为辅的教学手段,并没有充分发挥实训室的真正作用,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开发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得不到充分的锻炼,有悖于实训环节设置的初衷;而且设置的学时往往较少,有些实训实验演示的穿插于课程设计或者认识实习的环节,实训环节无不够集中,时间间隔较长,学习时间较短,最后流于形式,效果很不理想。特别是实训的考核方式单一,目前制冷与空调专业的实训大多采取“平时出勤考核成绩+实训报告或实验报告成绩”作为综合评定成绩,学生在完成报告的过程中存在抄袭现象,即使增加答辩环节也不能充分体现个人的真实水平,因此最终成绩有失公允,这对于学生的特长发挥以及个性发展都是不利的。
针对目前存在的种种问题,我院作为江苏省徐州市重点转型高校之一,在积极响应教育部号召的同时,始终坚持“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加快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以满足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学院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加大实训教学投入,积极构建实训环境以满足教学要求,目前在制冷与空调专业方面已经建成了专门的实训室,并配备了专业的实训指导教师,实训效果良好,下面以我院能动13级为例,介绍制冷与空调专业实训课程的实施过程。
2 我院制冷与空调专业实训课程的实施过程
3 结束语
实践表明,通过增加实训学时、合理设置实训内容,采用校企联合的“1+1”教师构成,让制冷与空调专业的实训落到实处,科学的过程管理和多元化过程考核保证了实训教学质量和实训效果。通过实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大大增强。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在就业面试中表现突出,顺利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从企业反馈的意见来看,通过实训学生能够快速适应岗位工作,大大缩短了岗位适应期。因此,实训教学在独立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解决校企供需矛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我院在实训教学方面的探索经验也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与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秦妍.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稳定运行时制冷剂分布测试的新方法[J].制冷与空调,2011(1):51-53.
[2] 王瑶.空调制冷技术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9):300.
[3] 李雪莹.河南省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应用技术型大学SWOT分析[J].河南教育:高校版,2014(12):58-59.
[4] 丁俊苗.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五个基本问题及顾虑[J].巢湖学院学报,2015(1):18-22.
[5] 农秉茂.THPKB-1型空调/冰箱制冷制热实训考核装置使用技术探究[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91-93.
丁艳 金蕊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