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
刊号:CN11-4994/T(国内) ISSN1672-1438(国际)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首页 杂志简介 杂志目录 期刊封面 推荐阅读 顾问专家 投稿须知 投稿查询 订阅须知 广告业务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 首页 >> 期刊导读
高教 普教
总445期 总443期 总441期
总439期 总437期 总436期
总435期 总433期 总431期
总429期 总427期 总425期
 装备时空 更多>>
乡村建设齐聚力 大爱援疆智者行
 编务说明 更多>>
 期刊导读  
高质量发展时期的馆校优质共融研究
来源:《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 时间:2024-10-28 14:36:56
  [导读]研究旨在深入剖析馆校优质共融的内涵,厘清与跨越馆校优质共融的边界,并探讨其发展驱动力,从而为在新环境挑战下探索出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

  近年来,“图书馆+学校”合作模式为教育部门、图书馆业界所关注,全国各地具有本土特色的馆校合作项目“遍地开花”,“馆校合作”成为政府亟须推进的重要事项。为此,本文旨在深入剖析馆校优质共融的内涵,厘清与跨越馆校优质共融的边界,挖掘推动其发展的驱动力,以期为应对新环境挑战、寻求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之路,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

  一、馆校优质共融的内涵

  二、馆校优质共融边界的厘清与跨越

  三、挖掘驱动力 助力馆校优质共融高质量发展

  四、结语

  在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生存环境下,未来的教育应该是更有秩序更有质量的。学校和图书馆要在坚持自我的同时进一步确立“我们”的立场,提升共融共生的能力,确立“对话”意识,以更加包容、开放的心态开展协作。在策略引领上,从强调量的普及转向强调质的飞跃,通过共同目标凝聚共识;在实践推进上,从强调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迈向以学生自主的“学”为中心,高效分析校情、馆情、学情、教情,针对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科学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等重点领域,从馆校各自专业角度重构学生学习新格局,通过共识激发共为;在价值实现上,从强调均衡公平保障走向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实现不同资源的聚合和转化,通过共为实现成果共享,形成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良好教育网络、系统或生态[10],最终实现以德育人、文化育人和实践育人的时代要求,为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武秀霞.内生式学校改革:从“我”到“我们”的立场转换[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21,33(5):5-10.

  [2] 宁本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儿童[J].人民教育,2023(12):6-8.

  [3] 王乐.馆校合作研究: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7.

  [4] 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17.

  [5] 陈春花,赵海然.共生:未来企业组织进化路径[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8.

  [6] 王世伟.面向未来的公共图书馆问学问道[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20.

  [7] 柳欣源.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8] 《图书馆杂志》社.脱贫攻坚与图书馆作为:全国图书馆扶贫案例集[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20:11.

  [9] 王世伟.面向未来的公共图书馆问学问道[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20.

  [10] 李政涛,卜玉华,程亮,等.2022中国中小学教育新进展新趋势[J].人民教育,2023(Z1):42-51.

郑美倩 广东华侨中学


本网版权声明:
凡本刊本网发布的所有文字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www.zgxdjyzb.com),未经本刊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伪原创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违者本刊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刊本网发布的照片、视频,属本刊本网原创或已获作者本人授权。未经授权,擅自使用者,本刊本网及相关权益人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期刊导读 | 顾问专家 | 法律声明 | 广告业务

Copyright(C)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一层108室(100191)
高教邮箱:cn11_4994@263.net
基教邮箱:cn11_4994@163.com
电话:010-82098610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