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验室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重要支撑。尤其是专业实验室,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1]。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各高校要加强专业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创业实验室和训练中心建设,促进实验教学平台共享,实现教学资源的高效利用。专业实验室的开放共享可以极大地促进教学改革、学生创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提升高校社会服务水平。因此,越来越多高校重视专业实验室开放共享建设,使之成为教学改革的创新实验区。
在以往的专业实验室建设研究中,很多都是从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信息化水平、拓展实验项目等方面研究开放共享机制,并从科技创新团队的绩效、教师教学与培训的绩效、协同创新绩效评价等方面探讨提升开放共享效率,很少直接针对专业实验室进行全方面的开放共享机制以及绩效评价的研究。因此,如何充分利用专业实验室的教学资源,探索专业实验室高效开放共享模式,并构建合理的切实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是目前高校的一个重点研究课题。
1 专业实验室开放共享机制
2 专业实验室开放共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 实验室绩效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4 结语
高校专业实验室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实施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因素、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在对专业实验室开放共享机制研究的基础上,应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从基础管理、实验教学、创新管理、校企联合、社会服务等方面构建了开放共享绩效评价体系,提出定量评价依据。研究表明,该评价体系有助于提高实验室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实验室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为高校专业实验室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李静娴,吴杰.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实验室管理绩效评价[J].能源技术与管理,2024,49(3):230-232.
[2] 郭玉波.基于绩效的高校实验室建设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4(3):34-39.
[3] 赵阳,庞玺斌,廉静静,等.基于OBE理念的航海技术专业实验室开放管理模式构建[J].航海教育研究,2023,40(1):96-101.
[4] 陈兰,胡蝶,王晓娥,等.学分制背景下地方高校农科专业实验室开放共享运行管理模式机制探究:以长江大学园艺园林学院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2(3):15-17.
[5] 滕召胜,罗安,章兢,等.面向新工科的实验室开放运行与持续改进:以湖南大学电气信息类专业实验室为例[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1,38(4):290-293.
[6] 郭刚,张占东,张瑞平.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实验室开放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J].高教学刊,2023,9(2):84-87,91.
[7] 王雪宁,万丹丹.信息化时代实验室管理理念创新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室检测,2024,2(3):51-54.
杨赛1 李莹2 1.北京建筑大学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 2.北京建筑大学招投标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