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
刊号:CN11-4994/T(国内) ISSN1672-1438(国际)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首页 杂志简介 杂志目录 期刊封面 推荐阅读 顾问专家 投稿须知 投稿查询 订阅须知 广告业务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 首页 >> 教育科技
高教 普教
总459期 总457期 总455期
总453期 总451期 总449期
总447期 总445期 总443期
总441期 总439期 总437期
 装备时空 更多>>
乡村建设齐聚力 大爱援疆智者行
 编务说明 更多>>
 教育科技  
沉浸式教学在机器人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 时间:2024-10-21 11:42:31
  [导读]新工科背景下,机器人工程专业既注重硬件层面的机器人机构设计,又强调软件层面的控制算法设计,其线下实践资源与线上仿真教学的融合质量将决定学习个体的知识吸收效果与迁移水平。基于布鲁姆认知目标发展理论,融合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构建虚实结合的专业实验资源,推动认知层次的逐级迭代。以上海理工大学机器人工程专业机器人网络技术课程为例,从知识点布设、课程资源部署、教学活动设计、全过程学习质量跟踪测评等方面探索课程设计的新思路,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实施路径。

  1 沉浸式教学机理

  当前沉浸式教学[1]着眼于新工科虚拟仿真平台建设、数字课堂翻转机制构建、数字课程与物理实训环节分配等方面,而对学习个体的知识认知机理缺乏深入探讨。沉浸式教学机理研究[2]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从课程成果定位来看,Lee等[3]认为线上虚拟仿真成果应依据其创造性、创想性等特点,注重培育学生的主动认知诉求;线下实践成果应依据其挑战性、高回报性等特点,注重培育学生的主动操纵诉求。从课堂组织逻辑来看,Nouby等[4]认为沉浸式教学中的人际信息交互可以从对社会性人际交互、知识主题性内容交互和师生实时交互三个方面进行设计。Anouschka等[5]指出,当线上实践时长占到线下实践的30%~79%时,学生在知识迁移的表现中更为优异。Asarta等[6]发现,当线下实践时长被线上学习占用了25%~73%时,工科类沉浸式教学项目总体绩效更好。尽管部分学者已经对沉浸式教学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以往的研究较少涉及评估沉浸式教学设计与学生认知规律的契合度。

  2 沉浸式教学实践

  3 沉浸式教学案例

  4 结语

  本文以布鲁姆认知目标发展理论为基础,提出一种沉浸式教学模式,对机器人网络技术课程实验教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研究团队未来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首先,提升热点词与课程知识体系的紧密程度;其次,继续推进线上VR资源与线下AR资源的整合,倡导教师针对新工科课程提升数字媒体新技术的融入能力;最后,重视沉浸式教学中对学生知识认知规律的发掘。

  参考文献

  [1] 杨美.沉浸式教学模式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21.

  [2] 赵晨熙.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N].法治日报,2022-12-27(5).

  [3] LEE J, LIM C, KIM H. Development of an instructional design model for flipped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 Development, 2017, 65(2): 427-453.

  [4] EL-DEGHAIDY H, NOUBY A. Effectiveness of a blended e-learning cooperative approach in an Egyptian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me[J]. Computers & Education, 2008, 51(3): 988-1006.

  [5] ANOUSCHKA V L, NYNKE B, HELEEN V R, et al. The role of temporal patterns in students' behavior for predicting course performance: A comparison of two blended learning courses[J].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019(2): 921-933.

  [6] ASARTA C J, SCHMIDT J R. The choice of reduced seat time in a blended course[J]. The Internet and Higher Education, 2015(27): 24-31.

王卓 陈琦 李孝茹 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本网版权声明:
凡本刊本网发布的所有文字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www.zgxdjyzb.com),未经本刊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伪原创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违者本刊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刊本网发布的照片、视频,属本刊本网原创或已获作者本人授权。未经授权,擅自使用者,本刊本网及相关权益人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期刊导读 | 顾问专家 | 法律声明 | 广告业务

Copyright(C)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一层108室(100191)
高教邮箱:cn11_4994@263.net
基教邮箱:cn11_4994@163.com
电话:010-82098610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