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查背景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明确指出,要以“加强课程综合,关注关联”为基本原则,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1]。目前跨学科教学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教师的跨学科教学能力不足。对于“跨学科教学能力”尚未有明确的定义,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其做出了界定:如胡庆芳[2]提出了教师跨学科能力的CROSS结构模型:包含跨学科知识理解能力(Comprehending)、跨学科知识关联能力(Relating)、跨学科开放设计能力(Open designing)、跨学科学习指导能力(Supervising)、跨学科评价改进能力(Self-revising)。朱利利[3]认为教师跨学科能力素养包括提出和判断综合性问题的能力、跨学科整合能力、跨学科设计能力、跨学科资源开发与整合能力、跨学科合作能力、跨学科教学实践能力、跨学科指导能力、跨学科评估能力、跨学科反思能力。李臣之等[4]构建了中小学教师跨学科教学胜任力模型,包含跨学科教学设计能力、跨学科教学实施能力和跨学科教学评价能力。
本研究认为,跨学科教学能力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学科知识、方法和技能,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发展。教师跨学科能力的发展,是新时期学校课程教学以及考试评价制度持续深度变革对教师能力的必然要求。教师的跨学科教学能力提升对于实施有效的跨学科教学至关重要。但由于长久以来的分科教学,教师很少将精力用于跨学科教学,使得教师普遍缺乏跨学科教学能力。基于此,本研究以广州市越秀区部分中小学教师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和访谈调查,开展教师跨学科能力和影响因素的分析,并尝试提出能力提升建议,以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
二、调查过程
三、调查结果分析
四、对策与建议
五、结语
本文通过对区域中小学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及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发现,当前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存在诸多问题,影响因素涉及教师个人素养、教育政策支持、教师专业发展三个方面。为提升教师的跨学科教学能力,应从推进教师培训、学校支持、教师自我发展、学校政策支持和教师合作机制等方面入手。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提高区域内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进一步推动跨学科教学的有效实施,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综合素养的新时代人才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5-11.
[2] 胡庆芳.中小学跨学科教学的追问与思考[J].基础教育课程,2023(14):4-9.
[3] 朱利利.中小学教师跨学科素养结构模型及影响因素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22:41-41.
[4] 李臣之,梁舒婷.中小学教师跨学科教学胜任力模型构建[J].当代教师教育,2023,16(2):23-31.
[5] 王梦璐.中小学教师跨学科能力提升的现实困境与策略[J].现代教育,2021(9):46-49.
刘小莲 李广文 伍文臣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教育信息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