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
刊号:CN11-4994/T(国内) ISSN1672-1438(国际)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首页 杂志简介 杂志目录 期刊封面 推荐阅读 顾问专家 投稿须知 投稿查询 订阅须知 广告业务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 首页 >> 实验室建设
高教 普教
总463期 总461期 总459期
总457期 总455期 总453期
总451期 总449期 总447期
总445期 总443期 总441期
 装备时空 更多>>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2025年暑期系列活动成功举办
 编务说明 更多>>
 实验室建设  
新工科背景下工程实训综合训练平台建设探索与实践
来源:《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 时间:2024-7-22 15:43:04
  [导读]在新工科理念指导下,围绕高校“双一流”建设的人才培养要求,针对大学生工程实训,通过工程实训与创新能力综合训练营的建设实践,探索工程实训教学内容和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实践表明,该平台能够显著提高学生在实训中的参与度、活跃度和训练效果,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实践能力。

  面对新一轮产业变革与科技革命,我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吹响了由制造大国向智造强国进军的冲锋号。在高等教育领域,自2017年以来,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先后形成“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在高校“双一流”建设方案中明确提出,提高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水平,使之成为知识发现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1]。

  在新工科理念和“双一流”目标要求的引领下,从工科院校的学科和专业建设,到工程实训课程都面临着转型升级。工程实训作为培养学生知识转化和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必须与时俱进地改革创新。本文着眼于大学生工程实训,围绕“双一流”建设的人才培养要求,结合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等科技制作竞赛而衍生的“赛课”模式,根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中提出的“新工科多方协同育人模式改革与实践”和“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2],我校工程训练中心建设了面向全校工科学生的创新实训平台—工程实训与创新能力综合训练营(简称工创训练营),开展加强跨专业学生交流合作、整合多方资源协同育人方面的积极探索。

  1 新工科理念及“双一流”建设目标对工程实训课程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2 工创训练营的建设思路

  3 训练成效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4 结语

  随着工业技术革命的迭代演进和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向先进智造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为国家源源不断地培养新工科人才、为高校“双一流”建设贡献力量,是时代赋予高等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就工程实训而言,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改革和探索建设中,要发扬“抓铁有痕、久久为功”的精神,着眼长远、脚踏实地,不断进行积极探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工创训练营创新实训平台建设,根据高校“双一流”建设、新工科理念对工程实训的有关要求,将高校育人与社会需求更好地对接,不断完善科学可持续的实践教学体系,着力推进工程实训高质量发展,为国家育才、助学生成才,从而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5(32):110-114.

  [2]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荐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707/t20170703_308464.html.

  [3] 李培根.工科何以而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4):1-4,15.

  [4] 孙康宁,刘会霞,杨平,等.面向新工科的微课程体系和新形态课程研究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3):44-48.

冯飞 李朝强 曹毅 黄运红 河南科技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本网版权声明:
凡本刊本网发布的所有文字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www.zgxdjyzb.com),未经本刊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伪原创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违者本刊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刊本网发布的照片、视频,属本刊本网原创或已获作者本人授权。未经授权,擅自使用者,本刊本网及相关权益人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期刊导读 | 顾问专家 | 法律声明 | 广告业务

Copyright(C)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一层108室(100191)
高教邮箱:cn11_4994@263.net
基教邮箱:cn11_4994@163.com
电话:010-82098610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