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建设海洋强国,《中国海洋工程科技2035发展战略研究》提出了实现海洋装备技术自主化、合理勘查与开发海洋空间资源、初步建成“蓝色经济”的愿景。开发海洋,装备先行,世界主要海洋国家都在加强海洋资源开发新兴装备的技术储备[1]。强化技术储备的首要任务是加强工程技术人才储备,这为高质量的海洋科技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背景下,根据新工科建设要求深化信息技术与传统工科的交叉融合[2],积极推进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提高工程技术人才工程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必然选择。实践教学是实现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与有效途径[3],诸多工科专业陆续开展了以提高本科生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课程体系建设、研究型教学、实验教学改革等多层次的教学改革活动[3-8]。
依托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一流学科建设,学校以培养卓越工程创新人才为目标,建设具有海油特色的实践教学资源库,搭建实践创新培养平台,开展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
1 新工科背景下实践类课程体系建设
2 建设实践教学资源库 开展递进式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3 实践教学活动案例与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4 结语
在“海洋强国”战略实施和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以OBE理念为指引,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建立了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创新培养平台。通过虚实结合的方式,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创设虚拟环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智能发展。围绕前沿研究热点,利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的地区优势,在生产实习、创新创业项目、竞赛与毕业设计等实践活动中引入高新技术和装备,推进科教融合;多维度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探索了一条将“智能+教学”转化为“智能+发展”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途径。
参考文献
[1] “中国工程科技2035发展战略研究”海洋领域课题组.中国海洋工程科技2035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17,19(1):108-117.
[2] “新工科”建设复旦共识[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10-11.
[3] 吴涛,刘楠,孙凯.“新工科”视域下工程人才关键能力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3):156-160.
[4] 吴岩.建设中国“金课”[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4-9.
[5] 张敏,袁文永,孟珣.建设海洋强国战略背景下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以中国海洋大学为例[J].大学,2022,581(35):37-40.
[6] 陈建,朱鲁闯,王杰,等.新工科背景下工程训练创新实践课程体系研究[J].实验科学与技术,2021,19(6):84-88.
[7] 何艳玲,王彦芳,石志强.“学践创赛”四位一体协同育人的材料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2(19):6-9.
[8] 白莉,刘玉泉,倪玲英,等.融入创新性实验的流体力学研究性课程[J].力学与实践,2018,40(1):89-92.
白莉 刘志慧 王川 张敬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