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推动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教育部2018年出台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出教师需要深入思考如何将技术应用于教学,并与教学相融合。此外,家校协同也日益引发关注,教育部要求摆正家校合作的位置,并进一步严格了课后作业的布置要求,强调不得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1]。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最完美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的结合[2]。家校协同是指在现代教育观念指导下,家庭和学校的教育资源、教育力量主动协调,积极合作,形成育人合力,对教育对象实施同向同频同步教育,使教育效果实现最大化的教育模式[3]。对于家校协同,从技术角度看,大致经历了“线下家校沟通→信息化家校协同→线上家校协同”三个阶段。在线下家校沟通环境下,课后作业因其特殊性,很难有效实现家校协同。家校教育主体关系中出现了抑制与冲突、合作沟通不畅、合作陷入形式主义三方面困境[4],体现在家校协同育人体系中出现了育人主体观念差异、角色关系模糊、交叠影响不足等问题[5]。在此背景下,选择合适的技术工具,通过有效的方式来解决课后学习中的家校协同问题就变得尤为重要。实践发现,在有限使用云班课平台(简称平台)的基础上,优化和管理家校协同的流程和分工,可快速提升课后学习中家校协同的效率,强化师生、家校之间的良性互动。
一、平台介绍与准备
二、家校协同流程框架设计
三、实施和效果
四、收获和反思
1.收获
通过运用“经验值”量化课后学习行为,学生表现也呈现出两种不同的现象: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在“经验值”的获得上更趋向于提高作业按时提交率和作业正确率;而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则在学习资源方面获得更多“经验值”。如C校的白某某参与作业活动仅占3.69%,但查看资源却高达96.31%;而基础好的温某某参与作业活动达79.46%,查看资源占20.54%。从“经验值”的排名来看,白某某领先温某某,但按照约定的权重折算后,温某某则遥遥领先于白某某。
同样,通过作业提交数量上的统计分析,也能发现不同家长对待学生学习态度的差异。例如个别家长提交速度总是靠前,而个别家长却总是垫底,甚至缺交。
学生的不同表现和家长辅导模式的差异,可以为未来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家校协同方式的改进提供有益参考。
2.反思
家校协同尽管存在一些困境,但以课后作业为抓手,有效推动了家校协同,为了更好地发挥家校协同的效能,还需要在以下几方面加以优化和改进。
第一,优化激励措施。对于学生而言,可考虑激励不同层次或学习习惯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在注重加权百分制表彰的基础上,增加“经验值”表彰,鼓励学生培养自学习惯。为了鼓励按时和优先提交,可对每个月均按时提交和每个月提交速度排名前三的学生单独进行表彰。此外,也可以对协同积极的家长进行表彰。
第二,增加补交次数。针对作业缺交的情况,考虑到家长的特殊情况,可增加每月3次的补交机会,即作业没有按时提交的,在第二天上午教师结束当次作业前,凭借合理原因提出系统补交申请,被同意后重新提交作业,让作业批改的得分可进入系统累计。
第三,增加线下抽查。既可以让家长参与到线下的作业订正抽查中来,也可以让学生到教师办公室进行抽检和接受教师面批作业。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将采取三方面举措治理“家长作业”[EB/OL].http://www.gov.cn/xinwen/2020-12/10/content_5568772.htm.
[2]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编译.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84:539.
[3] 运用先进教育理念,构建家校协同教育的“学习共同体”[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2(1):55-63.
[4] 贺新向.“双减”政策下学校主导家校协同共育:困境与对策[J].教育参考,2023(6):55-61.
[5] 李海龙,李广海.中小学家校社协同育人的价值、困境与实现路径[J].教学与管理,2022(24):1-6.
李伍兵1 何敏园2 1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附属知新学校 2湘南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