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和胚胎学是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是研究正常人体的显微结构和功能,以及人体发生发育过程的形态学骨干学科课程。该课程教学包括理论课和实验课,二者相辅相成、同步完成。实验课是其不可或缺的一环,传统的组织学实验课多采用以在实验室利用显微镜观察组织切片标本为主、以多媒体图片和部分模型观察为辅的教学方式[1]。这种教学方式高度依赖实验室场地以及显微镜、组织切片等设备,由于课时有限,无法留出足够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和复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验课教学效果。
近年来,随着组织切片扫描和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以数字切片为主的组织学虚拟实验教学得到重视。为了丰富组织学实验教学手段、提高课程实验教学效果,笔者对传统组织学实验室进行改造,新建了组织学数字切片库和互动教学管理系统,并投入临床医学、护理学等专业本科生教学[2]。经过近5年的教学应用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从实验室的建设、管理及教学应用情况,对传统组织学实验室和数字切片互动实验室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探讨了实验室的融合应用与实验教学改革。
1 实验室建设的比较
2 实验室管理和维护的比较
3 实验室教学应用的比较
4 实验室的融合应用与实验教学改革
传统组织学实验室和数字切片互动实验室各具优缺点。在近几年实践教学中,将传统组织学实验教学方法与数字切片互动教学相融合,进行了实验教学改革。重要切片标本坚持采用镜下观察结合数字切片互动教学的混合式教学模式[9]。这种教学充分发挥两种实验教学手段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大大提高了实验课教学效果。这一教学模式的优势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教师可通过互动教学管理系统将高清数字切片实时投射到学生端,同时配以讲解,使学生轻松跟随教师讲解,直观展示观察的动态过程和所需观察的结构。学生自主观察时可先浏览数字切片,领会观察顺序和要点,再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实际切片,掌握方法、巩固知识,从而提高观察效率;当部分实际切片的观察效果不佳时,数字切片可作为有效补充。此外,还建立了数字切片库,以供学生课后自主学习和复习,满足了实验课的线上教学需求。
经过近几年的综合应用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实验课考核成绩分析显示:与单一的传统组织学实验教学方式相比,传统组织学切片实际观察与数字切片互动教学相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方式,学生实验考核成绩的及格率和优秀率均有所提高。针对实验教学效果的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对这一混合式教学模式更满意,尤其是数字切片库突破实验教学的时间和场地的限制,能够满足课后自主学习和复习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马斌芳,赵杰,李臻.多媒体互动教学系统在组织胚胎学实验课中的应用[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14,23(1):89-91.
[2] 吴民华,叶晓霞,张标,等.数字切片在组织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及体会[J].课程教育研究.2020(5):173-174.
[3] 杨世明,苗青.组织胚胎学数字化教学切片的制作体会及应用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 (3):37-78.
[4] 邢文英,刘莉,金辉,等.组织学数字切片的制作及应用[J].解剖学杂志,2015,38(3):364-365.
[5] 邴鲁军,郭雨霁,马保华,等.医学形态学数字切片库的建设与应用[J].实验室科学,2022,25(3):183-185.
[6] 冯先玲,王晓梅,沙鸥.虚拟切片和数码互动在组织学教学中的应用[J].解剖学杂志,2015,38(6):748-750.
[7] 夏兆俊,吴敏,余结根.数字切片与玻璃切片有机结合在形态学实验教学中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20,22(8):577-579.
[8] 魏金花,冯潇,李臻.数字切片在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J].解剖学杂志,2015,38(4):511-512.
[9] 杨姝,吴波,王倩,等.正常人体形态学微观实验混合式教学实践与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22,24(8):587-590.
梁艳清 叶晓霞 吴民华 衣艳梅 胡利 广东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