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双一流”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又一重大部署。高校作为国家科技创新的主力军,高校实验室则成为众多科研成果的发源地[1]。繁重的科研任务使得实验室的实验种类更复杂,涉及的危险源更多,实验室安全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了强烈的社会影响。因此,实验室安全管理问题不容忽视。
1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意义
2 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分析
3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4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模式的构建
5 结语
基于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实验室成为高校开展教学和科研活动的重要场所,实验室的安全直接影响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水平[9]。为了做好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应从已发生的事故案例中总结经验教训,积极学习国内外高校优秀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方法,从而创造出安全、稳定的学习和科研环境。
参考文献
[1] 陈艳.双一流建设下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机制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20(4):114-116.
[2] 周建国,刘乾.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构建[J].中国冶金教育,2022(1):41-43.
[3] 张爽男,韩曼瑜,李春鸽.探究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建设[J].广州化工,2022,50(8):190-192.
[4] 安宇,郭子萌,王彪,等.高校实验室事故致因分析与安全管理研究[J].安全,2022,43(8):43-49.
[5] 李福顺.高校实验室建设及安全管理[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2(3):27-29.
[6] 陆佳琪,张应红,唐荣江,等.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构建探究[J].教育信息化论坛,2022(10):102-104.
[7] 高惠玲,董鹏,董玲玉,等.基于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8):4-9.
[8] 于颖,许媛媛,甫玉龙.“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路径探析:以北京化工大学为例[J].化工高等教育,2021,38(2):121-125.
[9] 吕小强.“双一流”战略下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研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6):97-98.
刘程琳 王沛 大连海事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