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简称“学校”或“北师大二附中”)是国内较早建立项目式学习实验班的学校,科技课程建设特色鲜明、成果显著,《基于项目式学习的课程构建与实施》获得了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本文针对如何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问题,围绕中学阶段科学技术人才培养的实践,分享实践探索的经验与思考。
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2023年,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这些文件对中小学科学教育和科学技术人才培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其中,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科学教育的最终成果指向学生的成长,那么教师期待的学生成长后的画像是什么样子呢?
以学校的“未来艺术家”项目为例。“未来艺术家”以艺术学科为核心,旨在引导学生在应用中习得数学与科学、工程与技术等跨学科知识,提升问题解决的能力,形成乐于探索、勇于实践的品质。其中,《π的音律之美》案例作品具有代表性。学生围绕“自然的东西应该是美的,但美在何处?”这一问题,以案例的形式创造性地将数学与艺术进行融合,经历“尝试→失败→再尝试”的循环过程,最终完成了《π的音律之美》这一作品,在体验中形成“和谐是美的,自然的本质是和谐”的观念。把所学到的数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形成问题解决的程序以及认识,这其中呈现的或许就是教师所期待的学生成长后的画像。在科学教育的探索中,学校研发出一系列“寻美”课程,包括“寻找数学之美”“寻找科技之美”“寻找文史之美”等,“美”既是课程目标,也是课程内容,而“寻”既是课程实施方法,也是科学教育最突出的特点,即实践与应用,这也从侧面映射出学校科学教育课程建设的理念。
一、科学技术人才培养的课程建设
二、科学技术人才培养的教学实践
三、思考与展望
基于已有实践,北师大二附中接下来将进一步聚焦“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的科学技术人才培育模式,既要培养具有乐于探索、严谨求实科学态度等基本科学素养的普通公民,更要担负起培育具备较高科学素养与工程技术素养的创新人才的责任与使命。学校围绕体制机制、课程体系、教学实践、教师队伍四个方面,制订了不同阶段的工作目标,从构建不同学段科学与工程技术素养的培养目标、内容、途径以及实施方式的近期目标,到建设与科学素养及工程技术素养培养相匹配的课程资源的中期目标,最终目标是形成智能时代发展不同学段学生的科学素养与工程技术素养的方法与路径,为国家培养更多能担负民族复兴大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科学技术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华,相红英,曹保义.学校视域下深度学习的校本理解与实践[J].中国基础教育, 2023(3):50-52.
[2] 裴新宁,郑太年.国际科学教育发展的对比研究:理念、主题与实践的革新[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36(7):771-778.
[3] 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29/202305/t20230529_1061838.html.
相红英 王华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