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
刊号:CN11-4994/T(国内) ISSN1672-1438(国际)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首页 杂志简介 杂志目录 期刊封面 推荐阅读 顾问专家 投稿须知 投稿查询 订阅须知 广告业务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 首页 >> 期刊导读
高教 普教
总443期 总441期 总439期
总437期 总436期 总435期
总433期 总431期 总429期
总427期 总425期 总423期
 装备时空 更多>>
乡村建设齐聚力 大爱援疆智者行
 编务说明 更多>>
 期刊导读  
“网络联校”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来源:《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 时间:2024-4-30 16:44:58
  [导读]“三个课堂”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应用的具体体现,全面实现“三个课堂”在中小学的常态化按需应用可以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促进教师专业素养和信息素养的不断提升。分析了“网络联校”在湖南省长沙市的应用实践,围绕其在长效机制、资源建设、绩效考核等方面的实践探索,联通区域、校际、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旨在推进基础教育从基本均衡迈向优质均衡,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

  在《教育部关于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的指导意见》中,对“三个课堂”内涵进行了详细定义,即“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并明确提出了推广“中心校带教学点”“一校带多点、一校带多校”的教学和教研组织模式,鼓励组建实体机构,以“联校网教”的方式集中开展“三个课堂”应用实践。

  “网络联校”是湖南省长沙市创新开展的一种信息化教学模式,是“三个课堂”在本省本市的具体实践。学生人数在80人以下的农村偏远学校、教学点全市约有160个,小学英语、美术、音乐等学科因长期缺乏专业教师,存在开课不全的情况。经前期广泛调研,长沙市教育局决定依托互联网和市教育城域网建立基础教育“网络联校”平台,采用“1主校 + 3分校”的模式,按每年实施一批、总共4年时间,将城区优质教育资源覆盖到全市160个农村偏远学校、教学点,解决这些校点开齐课、开好课的问题。

  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要求,为落实“三通工程”中“优质资源班班通”建设目标,全面推进“三个课堂”建设,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2015年,长沙市教育局立项“网络联校”项目,长沙市“网络联校”工作全面启动。

  2018年9月,湖南省正式获批国家教育信息化2.0试点省。2019年5月,长沙市成为全国首批8个“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区域之一。长沙市以创建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为契机,结合区域教育实际,以《长沙市智慧教育行动计划(2019—2022年)》为行动纲领,深入探索“互联网 + 教育”,以“互联网+”为优质教育资源流通提速,联通区域、校际、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推进基础教育从基本均衡迈向优质均衡,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

  一、建立“网络联校”工作长效机制 打造智慧教育新引擎

  二、落实“网络联校”按需常态化应用 建设智慧教育新生态

  三、强化“网络联校”年度绩效考核 助推城乡教育新发展

  1.优化平台管理 改善应用条件

  在常规录播基础上,配置音视频采集设备以及人工智能分析主机,加入人工智能技术,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录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视频进行常态化数据采集和分析,以获得课堂教学的大数据。在“三个课堂”应用的环境下,市级管理实现了设备管理、数据收集、应用调度的统一操作。区县校级管理采用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人工智能数据平台,通过对常态化教学过程产生的各种资源和数据进行集中管理、分析、处理,生成持续、客观准确的教学数据,为教师教学技能的改进及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撑。积极创设“网络联校”学习多样化场景,提供资源下载和课程回看服务,营造“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环境,满足农村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2.严格绩效考核 提升应用效能

  加强全市“网络联校”工作的常规管理,规范教学行为,明确“网络联校”各部门工作职责与工作内容。建立“网络联校”授课巡查制度,实时掌握和通报工作进展与应用成效,定时督查指导学校按要求开展网络教学工作。对各主校授课情况开展网上巡查、统计和不定期通报,通报结果作为长沙市教育局对区县(市)教育局及局直属单位信息化工作目标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长沙市“网络联校”建设与实践是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的重要举措,“网络联校”通过网络即时同步接收城区主校“专递课堂”的优质教育资源,让那些从来没有上过美术课、音乐课的农村学生与城区学生在同一课堂享受同样的教育,这是长沙市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教育公平的新尝试。长沙市将继续探索“三个课堂”在教学资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课堂模式变革、助推教育均衡发展中的作用,为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新的路径、策略和资源。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的指导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0(17):71-73.

  [2] 郑旭东,饶景阳,贾洋洋.“三个课堂”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演进历史、战略价值、关系解析与概念框架[J].现代教育技术,2021,31(6):14-22.

  [3] 刘芳军.“三个课堂”在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中的作用分析:以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为例[J].教师,2022(7):63-65.

  [4] 陈晓辉,王玉芹,刘宝龙.基于“联校网教”的“三个课堂”应用研究:以河北省青龙县为例[J].教育实践与研究(C),2022(Z1):24-27.

  [5] 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18(4):118-125.

黄旭 湖南省长沙市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本网版权声明:
凡本刊本网发布的所有文字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www.zgxdjyzb.com),未经本刊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伪原创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违者本刊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刊本网发布的照片、视频,属本刊本网原创或已获作者本人授权。未经授权,擅自使用者,本刊本网及相关权益人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期刊导读 | 顾问专家 | 法律声明 | 广告业务

Copyright(C)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一层108室(100191)
高教邮箱:cn11_4994@263.net
基教邮箱:cn11_4994@163.com
电话:010-82098610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