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
刊号:CN11-4994/T(国内) ISSN1672-1438(国际)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首页 杂志简介 杂志目录 期刊封面 推荐阅读 顾问专家 投稿须知 投稿查询 订阅须知 广告业务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 首页 >> 教育科技
高教 普教
总431期 总429期 总427期
总425期 总423期 总421期
总419期 总417期 总415期
总413期 总411期 总409期
 装备时空 更多>>
第33届北京教育装备展示会暨北京教育装备论坛胜利闭幕
 编务说明 更多>>
 教育科技  
基于AR体感互动技术的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分析
来源:《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 时间:2024-3-26 15:42:36
  [导读]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创新凸显了其重要地位,培养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必需。AR技术在不同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教育领域中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研究将AR体感互动技术与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从理论与实践方面出发,阐述如何在基于AR体感互动技术的教学过程中培养中学生的创新能力,以此拓宽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路径。

  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发布,提出要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以及扩大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产业方面,要推动三维图形生成、动态环境建模、实时动作捕捉、快速渲染处理等技术创新[1]。教育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6年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提出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2],其中,实践创新是中国学生需培养的六大核心素养之一,培养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教育的关键点之一。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需要着重关注的部分。以往的教育教学存在学生主体性不强、学习情境性和实践性偏弱等不足,从而导致丰富的学习过程和体验变成了单调而被动的灌输知识的预设程序;而融合了AR技术的体感互动教学能够给学生带来强烈的真实感、沉浸感和交互感,使学习过程变得主动起来,十分契合以学生为主体、体验式学习的教育理念,对于培养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十分有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新技术成本的降低,我国许多学者开始探究AR体感互动技术支持下的教学设计。然而,要将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AR体感互动技术深度融合是一个难题,仍待进一步的探究。

  一、核心概念界定

  二、AR体感互动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现状及优势分析

  三、AR体感互动技术在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应用分析

  四、结语

  AR体感互动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能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对知识的理解能力,重塑教学环境,使教学内容得以三维化展示,帮助学生提高创新能力,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但需要注意的是,AR体感互动技术并不能代替学生的动手实验。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和各学校教育装备配备的逐步完善,AR体感互动技术在培养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将会呈现更加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EB/OL].(2021-03-12).http://www.npc.gov.cn/npc/kgfb/202103/bf13037b5d2d4a398652ed253cea8eb1.shtml.

  [2] 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1-3.

  [3] 张昱.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科学运用研究[J].数据,2021(12):151-152.

  [4] 南洋.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9.

  [5] 李青,王青.体感交互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现状述评[J].远程教育杂志,2015,33(1):48-56.

  [6] 祝智颖.基于体感交互的小学《科学》VR教学资源开发[D].南昌: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9.

  [7] 胡建平,黄国政.Leap Motion体感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及问题分析[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5):23-28.

  [8] MILMAN N B. The flipped classroom strategy: What is it and how can it best be used?[M]. Greenwich: Distance Learning, 2012.

  [9] 贾文娟.立足生物教学推进科技实践[J].中学生物教学,2020(10):23-25.

  [10] 吴金花.基于STEAM理念下培养初中生物理创新能力的策略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22.

单瑞雪 魏丹丹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本网版权声明:
凡本刊本网发布的所有文字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www.zgxdjyzb.com),未经本刊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伪原创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违者本刊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刊本网发布的照片、视频,属本刊本网原创或已获作者本人授权。未经授权,擅自使用者,本刊本网及相关权益人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期刊导读 | 顾问专家 | 法律声明 | 广告业务

Copyright(C)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一层108室(100191)
高教邮箱:cn11_4994@263.net
基教邮箱:cn11_4994@163.com
电话:010-82098610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