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
刊号:CN11-4994/T(国内) ISSN1672-1438(国际)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首页 杂志简介 杂志目录 期刊封面 推荐阅读 顾问专家 投稿须知 投稿查询 订阅须知 广告业务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 首页 >> 期刊导读
高教 普教
总443期 总441期 总439期
总437期 总436期 总435期
总433期 总431期 总429期
总427期 总425期 总423期
 装备时空 更多>>
乡村建设齐聚力 大爱援疆智者行
 编务说明 更多>>
 期刊导读  
教育数字化转型赋能高校实验室创新发展
来源:《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 时间:2024-3-22 9:11:01
  [导读]数字化转型推动了教育教学与数字技术的融合发展,为高校重构人才培养体系提供了新动能。阐述了教育数字化赋能实验室融合创新发展的“华师方案”,通过理念、模式和路径的转变,推动“以学生能力为本位”人才培养理念的落实、实验室教学模式的创新,以及教师、环境和制度的适应性转变。未来,需坚持“需求牵引、应用为王、服务至上”的原则,加强技术与教育的赋能融合,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战略布局起着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性的地位和作用[1],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现代化强国的基础和前提是教育高质量发展。如何让高质量发展的教育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化强国建设,培养具备现代化素养、能够承担现代化建设任务和使命的“未来人”,这是值得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的问题。

  1 教育数字化转型与创新性人才培养

  2 高校实验室融合创新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3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思考与展望

  首先,在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推进构建新型的教育生态过程中,要坚持“四个相互赋能”,即技术与教育体系、技术与教师、技术与学生、技术与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相互赋能、相互转换和相互提升,从而不断推动技术和教育的融合创新。

  其次,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需要落实“三个坚持”,即坚持需求牵引、坚持应用为王和坚持服务至上。坚持需求牵引就是要坚持教育本位和初心之原则;坚持应用为王就是要坚持技术和教育的全面双向融合和迭代创新之路径;坚持服务至上就是要坚持教育数字化转型落实立德树人之根本任务,要担当起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人人、时时、处处”和“四个教育”的教育使命。

  最后,推进教育数字化是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内容。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面对数字时代的到来,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牢记初心使命,深刻认识教育数字化的重要意义,加快推进数字化赋能包括实验室建设在内的教育教学方方面面,培养更多适应未来社会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EB/OL]. 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902/t20190223_370857.html.

  [3]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E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804/t20180425_334188.html.

  [4] 杨洁.华中师范大学吴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重构与探索[J].中国教育网络,2019(1):33-34.

李鸿飞 华中师范大学


本网版权声明:
凡本刊本网发布的所有文字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www.zgxdjyzb.com),未经本刊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伪原创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违者本刊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刊本网发布的照片、视频,属本刊本网原创或已获作者本人授权。未经授权,擅自使用者,本刊本网及相关权益人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期刊导读 | 顾问专家 | 法律声明 | 广告业务

Copyright(C)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一层108室(100191)
高教邮箱:cn11_4994@263.net
基教邮箱:cn11_4994@163.com
电话:010-82098610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