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
刊号:CN11-4994/T(国内) ISSN1672-1438(国际)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首页 杂志简介 杂志目录 期刊封面 推荐阅读 顾问专家 投稿须知 投稿查询 订阅须知 广告业务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 首页 >> 实验室建设
高教 普教
总431期 总429期 总427期
总425期 总423期 总421期
总419期 总417期 总415期
总413期 总411期 总409期
 装备时空 更多>>
第33届北京教育装备展示会暨北京教育装备论坛胜利闭幕
 编务说明 更多>>
 实验室建设  
DIS 技术与科学类实验项目化再设计的融合
来源:《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 时间:2024-1-28 10:26:50
  [导读]DIS技术凭借良好的兼容性及其在实验数据精度、效度与灵活度方面的优势,有助于深化课程内容的学习、推进教师的日常教学、关注学生的素养培育,是教育数字化转型在实验教学上的重要体现。DIS技术融合实验的项目化再设计,要以尊重课程标准、侧重技术融合、看重情境引导、注重思维发展为原则,从而更好地助力实现实验教学变革。

  线上教学通过在线教室软件、线上教学资源与线下教学环境叠加使用等方式,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学环境和教学视角,顺应了教育教学向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要求。但信息技术与现代教学的融合不应只有表象化的操作,也绝不是在特殊时期的应急,更需要思考如何基于应用相互渗透和长期促进。真正融入教学的信息技术应能够实现教学结构的突破与再造,创设维度丰富的项目与活动,构建灵活自由的学习时空、助力学习者自主探究,体现新型课堂的本质和内涵。

  一、DIS 技术与现代教学深度融合的基本认识

  二、DIS 技术融合科学类实验项目化再设计的实践

  三、DIS 技术在实验教学变革中的实践价值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未来教育创新变革的发展趋势。技术赋能教育发展,DIS 技术在实验教学变革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 深化课程内容的学习

  作为现代新技术的典型之一,DIS 技术不仅在实验数据的收集上具有常规实验难以达到的准确性、高效性,还有着强大的信息处理功能,能实时将实验得出的数据,经由系统处理,得出各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将大量的数据拟合出关系曲线。实验数据的采集效率更高,实验现象更加清晰直观,这也使有限的教学时长得到了更为科学、合理的利用和分配。

  尽管DIS 实验可以弥补常规科学实验的不足,但很多常规实验的思路清晰,学生对实验结果的认可度、信服度较高。所以,不是所有的科学实验都要被 DIS 传感器取代。

  因此,认真梳理教材中的实验,认真研判实验中加入传感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如加入传感器后的实验现象是否明显,传感器实验与常规实验相比是否有分析测量优势、是否更精准,该传感器实验是否容易成功,相较于传统实验的误差机理如何等,使 DIS 实验真正发挥出常规实验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真正做到服务课程、聚焦内容。

  2. 推进教师的日常教学

  引入 DIS 技术可以改造与提升原有的、只能定性研究的实验,同时开展一些新型的、贴近生活实际的探究实验,有效推进日常教学。比如气体成分的变化、压强的变化等许多实验过程中被忽略或难以观测的现象,经由相应的传感器连续记录并清晰呈现,使学生对实验现象、数据信息有了更好的认识,在提升学生参与科学探究兴趣的同时,也有效帮助其透过现象深入思考背后的科学原理与本质,真正使实验教学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究”,从“注重结果”转向“关注过程”,从“留于表象”转向“深入内涵”。

  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在课堂外,在教师的指导下,就一些选做实验或自己想要探究的问题,进行DIS 实验的设计与实施,并借助 DIS 技术支持下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形成校本化的经验积累。

  因此,将计算机、各类传感器等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装备引入日常科学课堂,能让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同时,切实体会到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服务与促进,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与“技术发展”的关系,形成学科核心观念。

  3. 关注学生的素养培育

  信息技术贵在精而不是多。关注实效、关注学生体验是选择信息技术的重要标准。实效的体现除了结合前人经验,更要敢于尝试、重在未来。只有有效结合信息技术才能让课堂焕发活力,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

  DIS 实验是手脑并用的探究实践。以DIS 技术为平台的学习能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变为“主动”。由于它与现代科技的发展紧密关联,因而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验过程中,通过查阅相关传感器实验资料、理解实验仪器工作原理、创新实验方法、观察实验现象、排除实验故障、通过软件得到实验数据并分析实验数据等活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科学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论证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均能有效提升。

  因此,项目化学习是推动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培养核心素养下的项目化学习必将成为教师专业发展上的新思考,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项目化学习必定助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当然,那些在课程开发、项目设计、教学能力等方面有待提升的教师,可以此为契机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从单一的技术应用转化为深度的融合创新,以项目化学习研究倒逼专业发展,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探索、思考与实践,落实研究行动,与学生在实践中共同成长。相信,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研究的不断深化,信息技术会渗透进学科教学的各个环节,优化教学环境,丰富教学资源,转变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模式[5],推动现代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梁锡.数字化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信息技术,2016(3):51.

  [2] 陈素平,缪旭春.基于学科的项目化学习设计与实施样态[J].上海教育科研,2019(10):38-43.

  [3] 林莉,袁晓萍.基于学术性探究的学科项目化学习设计与实施:以小学数学“校园数据地图”项目化学习为例[J].上海教育科研,2021(1):83-87.

  [4] 李兰.基于课程标准的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探索[J].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36(8):29-33.

  [5] 向梦林.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逻辑分析[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8.

陈琳 上海市杨浦区教育学院


本网版权声明:
凡本刊本网发布的所有文字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www.zgxdjyzb.com),未经本刊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伪原创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违者本刊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刊本网发布的照片、视频,属本刊本网原创或已获作者本人授权。未经授权,擅自使用者,本刊本网及相关权益人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期刊导读 | 顾问专家 | 法律声明 | 广告业务

Copyright(C)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一层108室(100191)
高教邮箱:cn11_4994@263.net
基教邮箱:cn11_4994@163.com
电话:010-82098610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