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信息技术知识成为教师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and Content Knowledge,TPACK)应运而生。TPACK框架(见图1)包含三个核心要素,即技术知识(TK)、学科内容知识(CK)、教学法知识(PK);四个复合要素,即学科教学知识(PCK)、整合技术的学科内容知识(TCK)、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TPK)、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1]。TPACK为教师知识结构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对于强化教师的现代教学知识、提高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下开展课程教学的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共中央、国务院2018年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教师要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广州市是全国教育信息化起步较早的城市之一,近年来,线上教学促进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然而,在教育信息化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中学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与新时代的要求存在着一定差距,如何促进中学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提高教师的TPACK水平,是当下值得关注的问题。本研究以广州市各类中学的物理教师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对其TPACK水平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的问题,探讨中学物理教师TPACK水平提升的途径与策略,为中学物理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参考和帮助。
一、问卷调查整体情况
二、中学物理教师TPACK水平整体分析
三、不同区域教师TPACK水平差异分析
四、研究结论
五、中学物理教师TPACK的培养路径
1.转变教学观念 提高教师整合技术教学的意识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师需要对传授的知识进行加工处理,充分考虑技术优势从而形象生动地表征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新时代的中学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主动地整合技术开展学科教学,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提升自身的技术素养,提高物理教学效率。
2.积极参加教学实践活动 完善教师TPACK结构
实践性是TPACK的重要特征之一,物理教师要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将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升自身的TPACK水平。教师要经常观摩优秀的教学案例,从中了解整合技术的教学设计技巧;积极参加TPACK相关的培训,借助他人的经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主动参与物理教师技能大赛,在教学实践中提升自身的TPACK水平。
3.主动进行教学实践反思 实现教师的自我超越
基于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反思是教师思考TPACK各维度综合运用的过程,要反思教学目标达成的效果。具体而言,就是要反思教育技术选择的合理性、教学策略的有效性、教学目标的针对性、教学内容的全面性、教学设计理念的先进性、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在反思中认识自身的优点和不足,完善自身教学策略与方法,从而提升自身的TPACK水平。
4.创建学习共同体 发挥同伴互助作用
学习共同体是以知识建构与意义协商为内涵的学习平台,是信息时代知识创生的社会基础。教师TPACK是全新的知识内容,教师可以在共同体中通过同伴互助方式进行整合技术的教学研究,互助方式包括新老教师“结对子”,组成TPACK学习小组、集体备课、互相听课评课等方式,为对方提供意见和建议。
5.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 提高TPACK培训效果
根据教师的年龄、学段、信息素养水平等实际情况进行分层、分类培训,注重培训的针对性和落实性,真正解决教师在技术整合中出现的问题,使教师能够认识到培训的价值,培训效果也会更加显著。邀请一些在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中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开展专题讲座,培训的内容除了关注技术的应用,还要引导教师关注技术的“功能可供性”,促使教师从技术应用的“被动接受者”向“主动设计者”转变。
6.提供技术设备的支持 建立物理教学资源库
一线教师在繁杂的工作中自己动手去搜索教学资源,从海量的资源中进行筛选,是一项非常耗时、费力的工作,这也是教师不经常使用技术进行教学的原因之一。因此,各学校应建立适合本校教师的教学资源库,在资源库中收集与一线教师实际教学密切相关的资源,确保资源库的实用性、时效性、可操作性,让教师能便捷地下载需要的资源,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对资源进行重新设计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TPACK: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途径与方法研究的新发展(下)[J].电化教育研究,2012,33(6):47-56.
李红伟 刘明雪 广东省广州市第五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