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
刊号:CN11-4994/T(国内) ISSN1672-1438(国际)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首页 杂志简介 杂志目录 期刊封面 推荐阅读 顾问专家 投稿须知 投稿查询 订阅须知 广告业务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 首页 >> 实验室建设
高教 普教
总459期 总457期 总455期
总453期 总451期 总449期
总447期 总445期 总443期
总441期 总439期 总437期
 装备时空 更多>>
乡村建设齐聚力 大爱援疆智者行
 编务说明 更多>>
 实验室建设  
服务“双一流”建设学科的高性能计算平台建设与实践
来源:《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 时间:2023-10-22 16:14:33
  [导读]高性能计算在很多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高校为提升科研水平纷纷建立了各自的高性能计算平台。针对“双一流”建设学科,搭建高性能计算平台已成为促进学科发展的重要手段。以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的“双一流”建设学科轻工技术与工程为例,分析高性能计算平台建设的必要性,以建设“小而精”的平台为宗旨,科学配置硬件和软件资源,创新管理和服务模式,为服务“双一流”建设学科的高性能计算平台搭建和管理提供经验。

  高校科学研究特别是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工程、材料、电子、环境、能源等学科领域,研究数据在大幅增加,数据规模呈指数级增长,高性能计算(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HPC)已成为支撑这些学科领域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基本方法[1-2]。在生命科学领域,高性能计算可用于计算生物学、系统生物学、结构生物学、临床组学数据的分析存储、技术开发,辅助病毒筛查、毒株分离、疫苗研发等工作。从“人类基因组计划”开始的基因测序到2020年科学家使用超级计算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再到人工智能程序AlphaFold2对蛋白质结构的高精准预测,都是高性能计算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实践应用。

  随着对高性能计算需求的增加,各高校纷纷建立校级高性能计算平台,既提升了学校科研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又促进了相关教学工作的开展[3]。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为中国发酵工程学科的诞生地,以发酵工程和糖工程为依托的轻工技术与工程已被评为“双一流”建设学科。经调研论证,2020年学院决定建立一个服务“双一流”建设学科的、“小而精”的高性能计算平台,以满足学科发展需求。然而,关于服务“双一流”建设学科的高性能计算平台建设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建设、如何运行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很少有报道。因此,本文以学院高性能计算平台建设为例,阐明其建设的必要性,介绍了平台的硬件和软件配置,以及平台在运行过程中的管理和服务模式,为其他高校服务“双一流”建设学科以及院级或中小级规模的高性能计算平台建设和管理提供经验。

  1 高性能计算平台建设的必要性

  2 高性能计算平台的搭建

  3 高性能计算平台管理及服务模式

  4 结语

  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高性能计算平台建设,紧密围绕“双一流”建设学科的发展,科学配置平台硬件和软件资源,对平台的管理和服务模式进行全面探索与创新,搭建了一个技术先进、服务优良、成果突出的科研创新支撑平台。该平台已成为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有力地推动了“双一流”建设学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云泉,袁良,袁国兴,等.2021年中国高性能计算机发展现状分析与展望[J].数据与计算发展前沿,2021,3(6):98-107.

  [2] 阳王东,李肯立.高性能计算专题前言[J].计算机科学,2020,47(8):2-3.

  [3] 董晓亮,宋长青,李俊清,等.高等农业院校高性能计算平台的建设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1(17):5-7,18.

  [4] 常金凤,李宁东,江畅.我国超算产业发展研究[J].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2022(3):64-68.

  [5] 解通,孙勇,魏泽发,等.校级高性能计算平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软件,2021,42(6):74-76,80.

  [6] 陈园园,崔贯勋.高性能计算平台建设、运行与服务模式的探索[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21,31(7):87-91.

王琼 张平 尤翠萍 凌梦莹 曹晓梅 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本网版权声明:
凡本刊本网发布的所有文字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www.zgxdjyzb.com),未经本刊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伪原创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违者本刊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刊本网发布的照片、视频,属本刊本网原创或已获作者本人授权。未经授权,擅自使用者,本刊本网及相关权益人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期刊导读 | 顾问专家 | 法律声明 | 广告业务

Copyright(C)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一层108室(100191)
高教邮箱:cn11_4994@263.net
基教邮箱:cn11_4994@163.com
电话:010-82098610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