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本质上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一个地域空间,可以形象地称之为成长的摇篮。这里的成长,指的是身心健康(体、智、美、劳、德等全面素养)的成长,是“自然人”向“社会人”的成长。而教室,则是构成学校的一个细胞或分子,恰如每一个六边形的单元空间,一个叠加一个地构成了整个蜂巢,一间间的教室实质上构成了学校的核心主体,承载了整个学校的生命和气质品味,可以称之为学校“元空间”。每一个稚嫩的孩童成长为健壮的青年,最美好的时光是在教室里度过的,而作为学校的每一个教师,最美好的光阴也是在教室中抒写的。自班级式教学开启的那一天,至今乃至今后还有一段很长的时间,这一个格局基本不会变,即便是当下“走班制”模式的“流行感冒”,或是“未来教室”的“虚火上升”,依然如是。
细胞决定了有机体的品质,分子构成了物质的属性,作为教室则是学校办学思想、教育理念和课程思想的集中体现。试想,当一个孩童在其身体与心智健康发展、知识能力快速增长和道德品格涓涓养成的最核心、最关键时期,主体是沉浸在一个教室的空间里时;当一个教师从青涩到成熟,在自己的专业成长、职业发展和人生幸福的漫长光阴里,主体也是浸润在一个教室的空间里时,教室的作用与价值,就不得不重新思考和探究了。
笔者有幸随中国繁荣基金项目“中英教育技术与教育装备比较研究”课题组,于2017年的年初出访了英国,考察了伦敦地区的4所普通学校等,又一次让笔者重新思考教室的构建问题。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和信息化趋势下,在“未来教室”“智慧教室”的喧嚣之中,对于教室的智慧构建和重造,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笔者想借助中英教室现状的对比研究,阐释教室构建的理念与技术路径。
一、物理空间与学生为本的学习空间布局
我们习惯称“教室”,意为教学之室,是传道授业解惑之室,是师道尊严和学道规范之室。所以在我国,教室的物理空间有国家标准,大约在70~90平方米之间,容纳学生一般在40~60之间或者更多一点;限于授课制的教学模式,教室内黑板与整齐划一的课桌椅布局,讲台上的教师与讲台下的学生形制,是一种面对面的对立统一的布局,也是目前的我国教室的现状或教室标准化模式。超越这一现状与标准的学校很少,想超越当然也很难,因为固化的思维和来自标准的框框,不允许不符合标准的教室存在。
但是,英国不是这样。我们考察的4所学校,有的是旧厂房改造的,有的是新建的,有的是社区临时学校;有社区管辖的,有政府委托信托机构管理的,也有直属中央教育部的。这4所学校的教室没有统一标准而言,而是完全因建筑情况而定,大小不一。但是,他们有一个看不见的标准,那就是小班化教学的状况,生均占有的教室物理空间绝对是远远超过我们的。
摄政高中的教室
对比两国教室的生均占有空间,这让人联想到两个词“笼养”和“散养”。就事论事,教室的生均占有空间大小,实际上也是对学生和教师尊重的体现,所谓的以学生为本,这就是起码的要求。
英国小班化教学的教室
对比中英两国的教室空间,至少有两点值得思考。一是我们有生均占地面积的建校标准和教室大小标准,强调校园的面积大小和教室的标准化;而英国没有这样的标准,完全是看“地皮”建校,看建筑建构教室。二是我们教室的大小给学生量身定制的物理空间,只能容纳学生安静地坐着听讲和做作业;而英国教室的物理空间,能让学生实现“散养”的目标,学生能坐能躺能进行小组活动,甚至能在教室做饭做菜。
兼具多种功能的教室
对比两国教室,我们的教室是一种被动学习为理念的学习空间,而英国的教室,则是学生自主生长的成长空间。前者是标准化的,后者是非标准化的,两种空间体现出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非标准化的教室物理空间,某种意义上也是基础教育非标准化和对人的教育非标准化的折射。
二、文化环境与师生共生的成长空间创建
阳光、空气与水分是构成万物生长的环境,同样,教室作为学生成长的空间,其物理空间只是基础,恰如承载万物生长的大地。而教室的文化环境构建创造,才是学生生长与成长的阳光、空气与水分。教室,是儿童成长和教师生活的空间。每一个儿童成长的最好时间和每一位教师生活的最好光阴,基本上是在教室里度过的。它某种意义上是两代人时间空间。
纵观英国学校的每一间教室,无论是大的还是小的,给人的印象是凝聚了师生的创意与创作,其以学生为本的和以教育为主的文化布置和空间分配,形成了一个家庭氛围式的和实验实践工坊式的生活、成长空间。这些人性化的布置与环境创作,不是专业的人员做的,而是教师自己动脑与动手,引领学生共同创造的。这些教室环境里的文化内涵不是单一的宣传图片,而是覆盖了教育与教学的大大小小的各个方面,甚至包括对种族、肤色、国家和不同文明的认知与认同教育。
师生创意遍布教室的每一个角落
教室的文化特性,也体现在教室功能对教育理念的落实。因为“大教室、小班额”,英国学校基本上每一个教室里拥有了不同的功能区域,充分体现出对学生生理、心理成长、学习方式与个性需求的尊重,充分体现出对教育功能与方式多样化的认知与理解。从地面到四壁,从窗台到天花,空间的区域分配与教育内涵的相融合,形成了一个适宜师生生活与成长的环境。
反观我国的教室,在应试教学和以考试分数竞争为主体的背景与环境下,我们学校教室环境的人文空间构建上很是苍白。虽然,这些年小学和幼儿园大有改观,但初中与高中,几乎没有任何文化内涵。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除了以考试成绩与分数为导向的和以上大学改变人生境遇为追求目标的口号标语外,师生很少再把教室当作是一个文化环境与生长空间。在我们的主流意识里,仅仅只是把教室当成了一个知识接受、训练与考试和分数获得的战场。
温馨的教室消除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感
与此同时,通过两国教室的文化环境对比,可以透析出教师的职业生涯与人生心态的差异。虽然受大背景的影响,但我们的学校应该引导教师的人生幸福与职业生涯发展,与一个教室的环境文化建设关联起来。
三、技术支撑与教学活动的生态空间架构
作为一个现代学校的教室,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教室,支撑教室的教育装备与技术,是不可或缺的。
通常一个教室的技术支持系统有两方面:一是教学支持系统,主体是服务课堂教学的(如由黑板、讲台、教学多媒体系统为核心构成);二是学习支持系统,主体是服务学习方式的(如由课桌椅、图书、学生用网络计算机及教室功能布局形式等为主体构成)。
这在两国教室之间的差异性不是很大,其构成因素基本相同。特别是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多媒体系统,承载互联网技术与数字技术,并支持教学应用的系统,中英两国学校,乃至全世界的学校都几乎没有差别,甚至连硬件产品的品牌与技术构造都是相近的。这也充分地说明了两国的课堂教育装备在同一个水平线上。而作为学习支持系统的图书、课桌椅,也几乎是差不多的形制与质量,这是教室之所以称为教室的基本元素。
差异大的是在教育装备与教育技术的细节上和支持教室功能实现的方式与形式上。具体来说,有以下三方面。
一是课桌椅本身的技术与功能及其教室课桌椅的布局有明显差异。英国教室的走廊空间都普遍很宽敞,在走廊这个空间里,分担了教室里的后勤支持功能,所以学生的一些后勤设备,如书包、衣物和行李,都存放在了走廊里的学生橱柜里了,本身物理空间就很大的教室,越发显得大,更符合学生的生理与骨骼、肌肉发育的人体要求。同时,小班额的班级课桌椅是按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不规则地进行分组式布局的,没有规则与标准,只考虑合理与否和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二是教室里有服务师生休息、一对一辅导和沟通的设备设施,充分体现出了教室是一个师生共同生活成长的空间。小学、初中有舒适、低矮、可爱的软式沙发与座椅,学生可躺、可坐、可成堆,与教师能围合一起或一对一交流。图书与各类实验、实践的材料盒收纳在教室四周的橱柜里,可支持学生的随时的学习与实践。
学生在教室席地而坐交流学习
三是教室的功能往往是跨学科多功能的实验与实践场所,并非只是用来听课做作业的。大部分的教室功能,往往融合了学科实验室与实践场所的功能,特别是在小学与初中阶段,除了音乐、舞蹈这类需要特种场地的学科外,其他均能在教室里完成,如科学实验、综合实践、美术等学科的教学。有些教室里甚至有厨房功能,很明显是属于家政或综合实践课程的功能性装备。这种做法,能有效地利用学校的建筑客观条件,也能有效的促进学科教学的规范开展与专业化水平提升。
有厨房功能的教室
四、教室应由教学之室转向学习空间和成长空间
教室,作为学校的“元空间”,是组成学校的细胞,也是一个学校的缩影。虽然,教室存在的历史已经很久,在互联网时代相信还会延续,但对于教室的认知和构建,也许我们应该立足更新的视角研究与构建。对比两国学校的教室和未来的技术与学生的学习方式,我国的教室应该从理念到技术、从内涵到功能实施全面的转型。
教室应有物理、文化、技术三重属性。物理属性是指建筑的空间体积与结构,文化属性是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创造的教育文化生态,技术属性是指对教室功能实现的技术支撑系统。三重属性的总原则是以学生为本和以学生的成长为本。物理属性不必标准化,而应有足够的空间能容纳学生及其教育教学的功能实现为规范与标准;文化属性一定要形成师生共同创造的生态系统,教室的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学校办学思想的引领下,随着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时代,积累沉淀、共同养成,体现的是教师的智慧和学生的天赋创造力,形成的是师生共同成长与幸福生活的空间;技术属性是与时俱进的、尊重学生的、保障学生身心健康的优质支持技术系统,必须是环保安全的,必须符合学生生理、心理成长规律,而不是一味地追求高科技或新技术。
教室应尊重学生和教师,要以学生与教师的生存、生活、生长为指导思想,充分地考虑教师与学生的幸福感,成为学生成长的岁月天地,成为教师生活幸福的光阴空间。把师生共同读书、交流、活动、休息的功能充分的实现,把课堂教学的功能实现放在主体位置,把师生共同生存、生活、生长的智慧生态体现出来。
面向未来的教室,从教育装备的角度来说,应该是由把教学之室向学习空间和成长空间的建构上转型。所谓的未来教室,本质上应该是文化内涵引领的、装备技术支撑的“生存、生活、生长”空间,而简单意义上定义,就是学习空间和成长空间。
本刊特约撰稿人 后有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