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应用虚拟仿真技术改革原有实验教学的步伐逐步加快。本文以中国知网数据为基础,利用文献统计分析法和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虚拟仿真实验的研究与应用现状进行梳理,分析了年度发文量、研究机构与作者、期刊分布、学科专业及基金项目、研究热点,并从政府、学校、教师、企业和学生五个维度提出了对策,可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发展提供借鉴。
1 数据与方法
2 结果分析
3 对策建议
3.1 政府要充分发挥好指导引领作用
一是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要适时出台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发展规划或实施方案,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发展指明方向;二是加大各类教学改革项目和质量工程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资助支持力度,并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建设纳入各类评估考核体系;三是加快建立合理完善的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和虚拟仿真实验室/中心的建设与评价考核标准,规范各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建设;四是以专业和课程群建设为导向,整合同类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避免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促进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3.2 学校要充分发挥好支持协调作用
一是加大对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和虚拟仿真实验室/中心的支持力度,在资金、场地、网络、设备和人员等方面得到优先保障;二是打造高水平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队伍,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提供有力支持;三是扩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开放力度,推深做实高校间虚拟仿真实验共建共享机制;四是将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纳入各专业的培养计划,制订面向指导教师的教学效果评价办法和绩效激励机制,在职称晋级方面给予优先考虑。
3.3 教师要充分发挥好建设实施作用
一是强化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基本技能,提升在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建设、教学过程指导等方面的能力;二是创新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模式,倡导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互动式和研讨式教学新模式,提高实验教学效果;三是开发更多的创新性、综合性、开放性、个性化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拓宽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四是强化虚拟仿真实验过程管理,做好形成性评价和课程反思;五是注重整合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共享平台等各方面优质资源,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重视课程思政建设,做好网络信息安全工作。
3.4 企业要充分发挥好技术平台作用
一是加大虚拟化、信息化、智能化平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力度,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二是做好已建设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更新和维护工作;三是推广标准化、模块化虚拟仿真技术,降低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的建设成本,简化建设流程,缩短建设周期;四是成立虚拟仿真产业联盟和行业协会,加强企业间的合作交流,谋划出台虚拟仿真行业标准,规范行业竞争,强化行业自律;五是实施商业化运作模式,借助产学研合作,由教师和学校提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思路和需求,由企业负责实施和运维。
3.5 学生要充分发挥好主体核心作用
一是适应学习方式的转变,由原有现场实验学习转变为虚拟仿真实验学习;二是加强主观能动性,认真学习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各项功能,深入参与各类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特别是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提高学习效果;三是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将虚拟仿真实验学习的体验感、满意度、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授课教师,为完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和提升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郁鑫,王立扬,赵贝贝,等.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以液态成形为例[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1,40(12):216-221.
[2] 逯行,朱陶,徐晶晶,等.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基本问题与趋势[J].现代教育技术,2021,31(12):61-68.
[3] 曾嘉莹,金辉.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虚拟仿真实验的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证[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1,38(10):146-151.
[4] 农春仕,孟国忠,周德群,等.“双一流”行业高校建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探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1,38(5):15-19.
[5] 张红涛,陈露露,谭联,等.虚拟仿真类实验教学资源省际高校共建共享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1,38(5):26-28.
陈彬 郜振华 徐宏 余浩南 安徽工业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