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
刊号:CN11-4994/T(国内) ISSN1672-1438(国际)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首页 杂志简介 杂志目录 期刊封面 推荐阅读 顾问专家 投稿须知 投稿查询 订阅须知 广告业务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 首页 >> 教育信息化与智慧化
高教 普教
总431期 总429期 总427期
总425期 总423期 总421期
总419期 总417期 总415期
总413期 总411期 总409期
 装备时空 更多>>
第33届北京教育装备展示会暨北京教育装备论坛胜利闭幕
 编务说明 更多>>
 教育信息化与智慧化  
以信息化平台助力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 时间:2023-7-27 15:49:30
  [导读]近年来,随着“双减”政策的颁布,越来越多的教育者认识到家校社三方的教育合力对学生成长具有重要影响。以教育信息化推进家校社的合作成为达到协同育人目标的有效措施之一。

  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指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点[1]。2021年7月,《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也指出家校社三方教育合力将成为推动“双减”政策落地的中坚力量[2],可见,家校社协同育人是全面育人、落实“双减”的重要一环。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与教育的高度融合,让信息化成为教育的有效助力[3]。以信息化助力家校社协同育人是“双减”背景下促进学生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落实“双减”、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重要措施,更是“十四五”期间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

  事实上,从全国妇联联合教育部等八部委印发《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年)》以来,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目前实施已初有成效,但操作过程中仍有许多问题[4],例如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联系不够密切,存在断层、脱节,使得家校社育人链条不完整;家校社教育资源衔接不密切,优质资源分配不均衡,家校社沟通方式单一、联系有局限,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开展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家长专业度不够,参与度不高等[5]。以上种种问题,都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来解决。由此可见,以信息化手段形成家校社三方合力,进行协同育人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诉求。

  一、规划引领 建立信息化平台

  二、无缝衔接 强化沟通平台

  三、打破界限 开放学习平台

  四、交流分享 建设展示平台

  五、及时反馈 搭建评价平台

  六、以信息化助力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思考

  可以发现,在信息化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过程中,依托信息技术的发展,学习和沟通的时间与空间不再受到限制,家长和教师“待机”“育娃”的战线拉长。当忙完一天工作回到家后,家长还要承担起家庭教育的重任,教师也要随时远程指导家长的家庭教育工作,这使得一些家长无法坚持。信息技术是智能的、程序化的,那么在技术的支持下,如何暖心、持续地实现家校社三者合力,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由于无法完全避免学生和家长接收到一些劣质资源,因此如何引导其正确认识优质资源、选择适合自己的资源,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同样,对于教师而言,如何避免广告的干扰、推荐优质资源、选择优质的信息化平台,也成为难点之一。

  此外,对于家校社协同育人而言,如何客观地评价学生,也是需要注意的地方。每一个学生都是一粒金子,不能用同一个标尺去衡量,对学生的评价一定要客观,但其中又离不开主观判断,如何才能实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有效评价?信息化评价手段很多都是客观的评价标准,如何衡量主观的评价要素,并且使家校社三者成为一个体系?这些都是后续需要研究的重点内容。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EB/OL].http://www.gov.cn/xinwen/2021-03/13/content_5592681.htm.

  [2]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xinwen/2022-07/27/content_5702980.htm.

  [3] 侯淑声.SPOC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的构建与实施初探[J].才智,2018(33):120-121.

  [4] 储朝晖.家校社协同育人实施策略[J].人民教育,2021(8):33-36.

  [5] 张超.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6(9):283-284.

  [6] 秦燕,马丽敏.开发成长电子档案尝试网上互动评价[J].思想•理论•教育,2004(2):20-22.

李明蔚1 王玲1 吴林波1 梁燕2 1.四川省成都高新区尚阳小学 2.四川省成都市航天中学校


本网版权声明:
凡本刊本网发布的所有文字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www.zgxdjyzb.com),未经本刊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伪原创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违者本刊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刊本网发布的照片、视频,属本刊本网原创或已获作者本人授权。未经授权,擅自使用者,本刊本网及相关权益人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期刊导读 | 顾问专家 | 法律声明 | 广告业务

Copyright(C)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一层108室(100191)
高教邮箱:cn11_4994@263.net
基教邮箱:cn11_4994@163.com
电话:010-82098610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