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
刊号:CN11-4994/T(国内) ISSN1672-1438(国际)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首页 杂志简介 杂志目录 期刊封面 推荐阅读 顾问专家 投稿须知 投稿查询 订阅须知 广告业务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 首页 >> 期刊导读
高教 普教
总447期 总445期 总443期
总441期 总439期 总437期
总435期 总433期 总431期
总429期 总427期 总425期
 装备时空 更多>>
乡村建设齐聚力 大爱援疆智者行
 编务说明 更多>>
 期刊导读  
基于MOOC和Blending Learning的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来源:《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 时间:2017-3-23 16:22:11
  [导读]以地方高师院校科学史课程为例,对基于MOOC和Blending Learning的有效教学模式开展了初步的探索与课程实践,并从试验课程选取、MOOC资源选择、教学模式构建、课程实施效果及反思四方面做了详细介绍。

  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简称MOOC,也称为“慕课”)作为最有前景的教育技术之一近年在全球掀起了一股研究与开发的热潮。其兴起源于2011年斯坦福大学推出的3门MOOC课程。2012年,由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分别设立的Coursera,Udacity,edX网络学习平台,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2012年也因此被称为“MOOC元年”。

  MOOC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有人预言“未来50年,美国4 500所大学,将会消失一半”。这也给我国的高等教育敲响了警钟。如果没有足够的危机感、变革的紧迫感以及有效的应对措施,我们将毫无疑问陷入危险的境况。另一方面,MOOC也给我们的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大量优秀的在线开放课程为我们提供了非常丰富的教学资源。如何利用这些教学资源服务我们的教学,是每一位高校教师都亟须思考的问题。

  然而,MOOC从兴起之时起,绝大部分是由全球顶尖大学的教授开发,其面向的课程参与对象素质普遍比较高。如果将这些课程机械地照搬引入到一般高校,则违背了因材施教的原则,我们的教学可能会陷入学生“消化不良”甚至“因噎废食”的尴尬局面。因此,如何在学生层次一般的高等院校应用MOOC浪潮的优秀成果,尤其是在专业理论课中创设基于MOOC的有效教学模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本文将以地方高师院校科学史课程为例,对基于MOOC和Blending Learning的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展开探讨,试图寻求一种将MOOC运用于一般高校理论课程的可行范式。

  1 MOOC的发展及其利弊

  2 Blending Learning简介

  3 科学史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

  4 结束语

  MOOC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巨大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如何在学生层次一般的高等院校应用MOOC的优秀成果,成为教学实践中凸显的问题。本文以地方高师院校科学史课程为例,对基于MOOC和Blending Learning的有效教学模式开展了初步的探索与课程实践,并从试验课程的选取、MOOC资源的选择、教学模式的构建、课程实施效果及反思四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其中教学模式构建方面又从前端分析、课程设计、课堂组织以及教学评价四层面进行了阐述。课程实践表明,学生对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给予了积极的肯定。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的同时知识面也得到了拓展。应该指出的是,这种教学模式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还需要在今后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改进、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 康叶钦.在线教育的“后MOOC时代”:SPOC解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1):85-93.

  [2] Bruce Joyce, Marsha Weil, Emily Calhoun. Models of Teaching [M].Boston: Allyn and Bacon, 1999.

  [3] 何克抗,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之一:教学模式的内涵及分类[J].现代教育技术,2008(7):5-8.

  [4] 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中国电化教育,2004(3):5-10.

  [5] 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下[J].中国电化教育,2004(4):10-15.

莫杰雄 岭南师范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本网版权声明:
凡本刊本网发布的所有文字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www.zgxdjyzb.com),未经本刊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伪原创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违者本刊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刊本网发布的照片、视频,属本刊本网原创或已获作者本人授权。未经授权,擅自使用者,本刊本网及相关权益人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期刊导读 | 顾问专家 | 法律声明 | 广告业务

Copyright(C)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一层108室(100191)
高教邮箱:cn11_4994@263.net
基教邮箱:cn11_4994@163.com
电话:010-82098610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