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变革,校园环境得到较大改善,许多学校都建设得绿树成荫、百花斗艳,且不乏假山、池塘、金鱼。这些校园景观既美化了校园环境,又为生物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如果在教学中能够充分挖掘并合理利用这些资源,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下面结合教学实践,阐述月季花、蚯蚓、金鱼在“酸雨对生物的影响”教学中的利用。
一、配制“模拟酸雨”溶液
二、利用月季花探究酸雨对地面植物的危害
三、利用蚯蚓探究酸雨对土壤中动物的危害
四、利用金鱼检验酸雨对水生动物的危害
五、需要注意的问题
六、结语
利用校园生物资源探究酸雨的危害,不但取材容易,操作简单,实验效果明显,而且有利于学生从地面植物、土壤中动物、水生动物等方面了解酸雨对生物的危害。校园生物资源为生物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实用的实验场地,只要结合教学内容合理利用,定能更好地服务生物教学,促进生物教学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马中河.巧用校园资源 助力生物学教学[J].中学生物教学,2020(1):21-22.
[2] 卜乐.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培养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7(9):195.
[3] 徐桂芹.如何把握好课堂实验的延伸[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05(2):5.
孙凤梅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教育服务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