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
刊号:CN11-4994/T(国内) ISSN1672-1438(国际)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首页 杂志简介 杂志目录 期刊封面 推荐阅读 顾问专家 投稿须知 投稿查询 订阅须知 广告业务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 首页 >> 实验室建设
高教 普教
总459期 总457期 总455期
总453期 总451期 总449期
总447期 总445期 总443期
总441期 总439期 总437期
 装备时空 更多>>
乡村建设齐聚力 大爱援疆智者行
 编务说明 更多>>
 实验室建设  
弧焊电源课程实验教学创新设计与平台研制
来源:《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 时间:2023-6-26 16:43:00
  [导读]基于焊接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需要,针对弧焊电源课程实验教学资源匮乏现状,围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和新工科课程改革思想,创新设计了稳态特性测定、动态波形测量和系统结构测绘三个模块的实验教学内容,并自主研制了相应的实验教学平台。实践表明,创新性实验设计对学生课程学习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弧焊电源作为焊接专业本科生四大专业核心课之一,具有材料、电气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典型特征,是焊接人才工程教育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以焊接电弧物理和电力电子技术为基础,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对教师学术背景和实践教学设备均有较高的要求[1]。由于课程实验涉及学科交叉且专业性很强,国内市场上暂无成熟配套的实验教学平台资源,目前该课程存在实验教学开课率严重不足、课程教学效果欠佳等问题。

  近年来,随着大功率高频率开关器件的飞速发展,现代弧焊电源技术已全面进入数字化逆变式的时代,通过升级优化电源功率系统和控制系统,具有一定“智能”功能的弧焊电源新产品不断问世[2]。在新工科背景下,围绕现代数字化逆变式弧焊电源技术,开展弧焊电源课程教学改革,研制符合现代技术发展的实验教学平台,是我国“十四五”期间提升焊接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工作之一。为此,石家庄铁道大学依托河北省省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开展了弧焊电源课程理论教学环节改革和实验教学创新设计,着重研发了相关的实验教学平台资源,并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不断改进和完善。

  1 课程教学改革设计思路与实验教学平台资源建设

  2 弧焊电源课程实验教学平台三大模块

  3 课程教学改革成效

  4 结语

  在新工科背景下,基于焊接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需要,本文进行了弧焊电源课程教学改革和实验教学创新设计,研发了包含弧焊电源的外特性测定、波形测量与分析及主电路结构测绘三个模块的实验教学平台,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所研制的实验教学平台资源填补了目前国内市场的空白,可以满足广大高校、培训机构和科研院所的教学需求和研发需要。

  参考文献

  [1] 胡绳荪.现代弧焊电源及其控制[M].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2] CHENG Y, YU R, ZHOU Q, et al. Real-time sensing of gas metal arc welding process-A literature review and analysis[J]. 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2021(70): 452-469.

  [3] 何柏青,梁玉英,李晓芳,等.面向“卓越一线工程师”教育培养的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探索[J].创新教育研究,2022,10(4):851-857.

  [4] 邓开连,李楠,刘肖燕,等.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电类实验课程改革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2(1):72-74.

  [5] 钟登华.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1-6.

  [6] 常云龙,张悦,苏允海,等.《弧焊电源及控制》课程创新改革与实践[J].电焊机,2021(6):101-103.

  [7] 赵江萍.一种基于LabVIEW的电工电子学实验系统设计[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9(21):28-31.

  [8] 查申龙,马宏亮,张启磊,等.基于Labview的数据采集与处理实验教学研究[J].安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26(4):106-108.

  王 鹏 朱浩 冯梦楠 石家庄铁道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本网版权声明:
凡本刊本网发布的所有文字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www.zgxdjyzb.com),未经本刊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伪原创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违者本刊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刊本网发布的照片、视频,属本刊本网原创或已获作者本人授权。未经授权,擅自使用者,本刊本网及相关权益人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期刊导读 | 顾问专家 | 法律声明 | 广告业务

Copyright(C)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一层108室(100191)
高教邮箱:cn11_4994@263.net
基教邮箱:cn11_4994@163.com
电话:010-82098610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