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化学(九年级下册)》中采用灼烧闻气味法鉴别聚乙烯和聚氯乙烯[1],此方法简明有效,但灼烧时产生气味较大,有害物质较多,会污染空气,吸入人体会有害健康,不适宜用作课堂学生分组探究活动。笔者利用Y形管和注射器对原鉴别方法进行了成功改进,改进后药品用量少,操作较为简单,现象明显易观察,且装置密封,能有效防止有害物质逸出,尤其适合学生开展分组实验探究。
一、改进的思路
二、改进后的实验设计
三、改进后的实验操作
四、改进后的实验优点
第一,改进后的装置相对密封,可有效防止产生的物质逸出,同时对生成物进行了处理,能减少污染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体现了绿色化学理念。
第二,应用Y形管和注射器,实验用品易得,操作较为简便,药品用量更少,实验现象明显且便于观察。
第三,改进后的装置既可应用于教师演示实验,也可用于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近距离观察物质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动手能力。
第四,该实验的改进基于学生已有知识,从物质的组成、性质等出发,引导学生多维度思考问题,解决实际问题,促进深度学习,激发探究欲望,养成良好的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下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21:102.
[2] 冯新德,张中岳,施良和.高分子词典[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1998:355-356.
刘华1 卢慧亮2 高兴邦3 1.江苏省泰州市海军中学 2.江苏省泰州市沈毅中学 3.江苏省泰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