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
刊号:CN11-4994/T(国内) ISSN1672-1438(国际)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首页 杂志简介 杂志目录 期刊封面 推荐阅读 顾问专家 投稿须知 投稿查询 订阅须知 广告业务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 首页 >> 实验室建设
高教 普教
总459期 总457期 总455期
总453期 总451期 总449期
总447期 总445期 总443期
总441期 总439期 总437期
 装备时空 更多>>
乡村建设齐聚力 大爱援疆智者行
 编务说明 更多>>
 实验室建设  
高校激光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与对策
来源:《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 时间:2023-4-25 9:22:42
  [导读]激光已成为高校实验研究的热点项目,但是激光是有危害的,因此研究和使用激光时必须采取一定的安全防护措施。基于厦门理工学院激光科研实验室的现状,介绍了激光的危害和安全等级分类,针对实验室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了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通过制订安全管理制度、加大安全基础设施投入、开展安全培训、实施门禁和监控管理等措施,提高激光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培养其良好的实验习惯,保证激光实验室的安全运转。

  激光技术作为20世纪一种新的科学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科技、医学、工业、通信等领域。随着激光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参与激光实验的研究人员越来越多,激光实验室的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实验室安全问题也随之增加。近年来,随着大功率激光技术的发展,激光器的输出功率可达上万瓦,如若操作不当,则会产生巨大的危害。因此,了解激光的危害,构建激光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消除实验室安全隐患,保障实验人员生命安全,是高校激光科研实验室亟待解决的问题[1]。

  1 激光的危害

  2 激光的安全等级分类

  3 激光科研实验室的现状

  4 激光科研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措施

  5 结语

  激光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其可能对眼睛和皮肤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也可能引起实验室火灾。激光科研实验室由于场地规划不合理、学生安全意识不强、安全习惯不好等原因,存在许多的安全隐患。针对这些安全问题,笔者提出了一系列安全管理措施,通过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加大安全基础设施的投入,开展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培养良好习惯,配合实验室的门禁和监控管理系统,保证师生的人身安全和实验室的财产安全,确保激光科研实验室安全平稳地运行。

  参考文献

  [1] 李美艳,韩彬,林学强.基于“学研创”交叉融合的激光加工实验室建设与安全管理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12):242-245.

  [2] 任伟德.认识激光危害,合理配备和使用教学用激光光源[J].教育与装备研究,2019,35(11):77-81.

  [3] 王军,李金玲,高萌.高校实验室使用激光的安全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36(11):283-289.

  [4]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电子工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GB50523-2010[S].2010.

  [5] 张雄,孟珊梅.一种具有防护装置的激光切割机:202021880072.7[P]. 2020-09-02.

  [6] 陈薇,曾和平.C60及其衍生物非线性光学材料的研究进展[J].有机化学,2007(1):8-16.

  [7] 吴俊浩.实验室激光安全分析与探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7,5(1):80-83.

  [8] 陈日升,张贵忠.激光安全等级与防护[J].辐射防护,2007(5):314-320.

  [9] 机械电子工业部.实验室激光安全规则:JB/T5524-1991[S].1991.

  [10] 牛海涛,林凤屏,冯云珠.高校科研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与对策[J].实验室科学,2021,24(1):218-221.

  [11] 刘力强.建筑工程中的机电设备安装管理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28):3110-3111.

  [12] 刘艳,贾继文,程冬冬.高校土壤学实验室安全现状分析与管理对策[J].实验室科学,2018,21(5):207-209.

  [13] 彭滟,张秀平.浅谈高校激光实验室的安全和防护[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6(1):138-139.

  [14] 周薇,黄玲,汤明慧.高校实验室安全现状分析与管理对策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20,17(22):99-101.

阮剑剑 林洪沂 厦门理工学院光电与通信工程学院


本网版权声明:
凡本刊本网发布的所有文字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www.zgxdjyzb.com),未经本刊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伪原创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违者本刊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刊本网发布的照片、视频,属本刊本网原创或已获作者本人授权。未经授权,擅自使用者,本刊本网及相关权益人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期刊导读 | 顾问专家 | 法律声明 | 广告业务

Copyright(C)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一层108室(100191)
高教邮箱:cn11_4994@263.net
基教邮箱:cn11_4994@163.com
电话:010-82098610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