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反映客观事物一般的、本质的特征。大概念联结各种小概念,指有组织、有结构的科学知识和模型,能将分散的知识和技能整合起来,对较大范围内的一系列相关现象进行解释和预测。大概念包括学科核心概念和跨学科概念[1]。科学教育的根本目标是理解一些科学概念的相互关系,而不是一连串事实或小概念的堆积。科学思维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方式,包括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等要素[2]。大概念教学重视概念之间的联结,重视实际问题的解决,重视学生在不同阶段对大概念的持续理解,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一、质疑与创新
二、实验探究与科学论证
三、模型建构与科学推理
四、跨学科概念与科学论证
五、跨学段的持续理解
六、结语
大概念引领下的物理教学,是以概念为本的教学,重视概念之间的联结,有助于学生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3]。引领学生进行实验创新和模型建构,利用跨学科概念进行科学推理与论证,将实践与理论进一步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持续深入理解,厘清各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不断提升科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菊清.大概念引领下的高阶思维训练—以电学计算、动态电路分析等专题训练为例[J].理科考试研究,2021(12):34-38.
[2] 教育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3] 林恩•埃里克森,洛伊斯•兰宁.以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培养核心素养的绝佳实践[M].鲁效孔,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陈菊清 北京亦庄实验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