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工智能和移动互联网赋能中小学体育在线教学的审视
1.国家对中小学体育在线教学的关切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简称疫情)催生了中小学生居家体育锻炼的新形式,一时间,全国各地掀起了居家锻炼的热潮。教育部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中小学生体育在线教学非常重视,殷切期望将在线教学作为线下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在人工智能和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地中小学校纷纷开始建立适合本校的在线教学管理制度和实施办法,不断探索新型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
2.中小学体育在线教学的现状盘点
目前,中小学体育在线教学虽在人工智能和移动互联网支撑下打开了新局面,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一是教学中仍存在使用的软件系统易卡顿、课件导入不方便、督促学生锻炼乏力、互动交流不足等问题,造成中小学体育在线教学效果不理想;二是中小学体育在线教学平台种类繁多、功能重叠、良莠不齐,在方便师生使用和满足教与学需求方面仍有待改进;三是部分家庭贫困学生仍存在缺少智能学习装备的问题,制约了中小学体育在线教学的全面推广;四是教育界对中小学体育在线教学仍存争议,未达成共识;五是体育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亟待加强。
3.中小学体育在线教学的发展方向
以往言传身教式的体育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教与学的需求,然而在人工智能和移动互联网的支撑下,一些学校的体育在线教学仍表现为教师与学生间隔屏幕的言传身教,且教学效果远比课堂的直观教学更差,因此体育在线教学最终仍需进入在线智慧体育教学新模式。
在人工智能和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开展的体育在线教学正在形成三种形态:中小学体育在线直播教学形态;O2O(Online to Offline)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形态;纯线下课堂体育教学形态。中小学体育教学是以身体练习为主,通过师生双方的交互过程直观开展的教与学(练、赛)。在这方面,以往的中小学体育在线教学所呈现出的学生“出工不出力”、学习效果差等问题,是其遭受非议的重要方面。此外,虽然疫情已降级,但在线智慧教学模式仍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和发展空间,为此,需要构建兼容以上三种形态优势、能便捷切换线上线下、课堂内外的在线智慧体育教学新模式来弥补中小学体育在线教学的不足,切实提高体育在线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人工智能和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在线智慧体育教学新模式的核心要素包括:教师、学生、移动互联网、学习终端设备、体育教学资源等。学生家庭智能学习装备的日益普及,为在线智慧体育教学新模式的应用提供了可能。
4.中小学在线智慧体育教学新模式的服务价值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在竞技体育中的应用日益深入,如“鹰眼”技术的运用改写了比赛判罚的形式,凸显出了技术变革体育的强大推动力。人工智能与移动互联网支持下的在线智慧体育教学新模式也将进一步加速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和创新,构建起体育教与学的新生态,进而实现学校体育学科的整体性变革。
中小学在线智慧体育教学新模式重点体现在智能体育作业布置、学情分析、个性化体育运动技能辅导等方面,可以有效突破目前体育在线教学的瓶颈,显著提升体育在线教学的质量;缓解部分地区体育资源短缺等问题,促进体育教育均衡发展;此外,在线智慧体育教学新模式还能带动体育信息传播理论、模型、路径、策略等的发展,有利于丰富体育在线教学的服务种类,提升服务质量和价值,促进体育在线教学业态的发展。
二、中小学在线智慧体育教学新模式分析
三、人工智能和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提升中小学在线智慧体育教学效果的策略
四、结语
人工智能和移动互联网支持下的中小学在线智慧体育教学新模式的构建,更新了以往体育在线教学的模式,促进了教学管理、教学手段、学训方式、学练赛评等方面的变革,促进了体育教学改革和学校组织运行机制的优化升级。当前,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大趋势大背景下,线上线下、课堂内外融合的教学模式日益受到重视,中小学在线智慧体育教学新模式以其多元、便捷的功能优势,能够革新教与学生态,彰显更大价值。
参考文献
[1] 孙其华.疫情之下,正是重构生活教育之时[N].江苏教育报,2020-03-04(001).
[3] 曹娟娟.“家庭、学校、社区”联动的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模式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9.
[5] 朱永新.移动将如何改变我们的教育[N].环球时报,2019-07-04(015).
[6] 本报评论员.大力推进移动发展有序抓好复工复产[N].人民邮电,2020-02-24(001).
[7] 李超.互联网时代我国网络体育草根组织成长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5.
[8] 陈盛杰.心理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238-241.
[9] 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J].基础教育参考,2019(15):79-80.
[10] 任钟印.杨贤江全集(第一卷)[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5:720-721.
[11] 刘跟莉,任蓁,代培方,等.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建设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5):304-305.
王琦 何伟 王海波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