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九年级化学教科书上编排了图1所示的两个实验装置[1],其中图1a实验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图1b实验说明燃烧需要氧气。在实验教学中,当按照图1b装置进行实验时,由于热水的温度高于白磷的熔点,白磷会熔化;再加上氧气流的作用,容易造成白磷四处游荡,致使燃烧不连续,并且原实验也没有体现绿色环保的理念。因此,笔者团队在实验教学中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
一、借助U形管改进实验
二、借助试管改进实验
1.实验用品
2.实验装置
3.实验过程
4.几点说明
第一,该实验操作相对复杂,建议两人合作完成。
第二,向小试管里通入氧气时,虽然部分白磷会略有上浮,但由于小试管内空间有限及重力作用,白磷始终浸入水中并与氧气充分接触,因而白磷可以持续燃烧。
第三,本实验的废液更多一些,要回收利用其中的磷酸钠。
上述创新实验方案,包含了革新、激趣、节俭、环保等理念[5],可以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良好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131.
[2] 李德前,杜玉芬.巧用长柄V形玻璃管改进和设计化学实验[J].化学教学,2013(8):41-43.
[3] 陈培亮.白磷水下燃烧改进实验类型比较和再改进[J].化学教学,2015(6):73-75.
[4] 刘振奎,陈立铭,赵秀云.燃气验纯、防爆及爆炸实验新装置[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22):42-43.
[5] 周来友.白磷在水中燃烧的实验改进与启示—以2016年苏州中考化学试题第31题的实验装置为例[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7(11):60-65.
常鸣1 李德前2 1.江苏省徐州市第三十一中学 2.江苏省徐州市西苑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