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是中学阶段一个重要的定量实验,重点是运用实验仪器测定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这部分基础知识掌握得牢固与否将直接影响学生后续的学习,对学生认识定性、定量实验研究的意义至关重要。原来的实验设计在滴定时较难控制,需要一手摇动锥形瓶、一手调节控制器,实验时学生经常手忙脚乱,顾此失彼,实验效果也比较差。要想做好这个实验,必须进行多次强化训练,但学生的动手能力较为欠缺,且实验室配备的仪器、设备、场地等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落实好素质教育,更好地促进第二课堂的开展,为学生学习化学打下扎实的实验基础,落实好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笔者借助注射器对中和滴定实验进行了改进、设计,制作了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改进装置,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效果。
一、改进实验的基本思路
二、改进实验使用的材料
三、改进实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四、改进实验的操作方法
五、改进实验的优点及创新点
第一,用齿轮滑动开关控制液体的滴入,取代酸式滴定管的玻璃活塞及碱式滴定管中胶管和玻璃球组成的阀门,能更加方便地控制液体的滴入与停止,同时也便于调整液面的高度。
第二,将右手摇动的操作变为通过磁力加热搅拌器振动搅拌,解放了右手,使操作更加方便,简单有序,现象更加明显,也更加安全可行。
第三,改进后的酸碱中和滴定实验,其装置具有材料简单、成本低、易操作、可复制等特点,值得推广。
实践证明,改进后的教具在教学中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了直观感性的认识。学生本身对化学实验有好奇心、有兴趣、有主动性、有求知欲,教具的研制、改进和使用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思考,使学生经历了提出问题、探究论证、分析思考、查阅资料、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对实验动手能力、创新意识等素养的提高有很好的促进作用。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程标准对化学实验的改革更多的是探究和验证实验的现象和结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部分指出:科学探究指进行科学解释和发现、创造和应用的科学实践活动,要培养学生能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能从问题和假设出发,确定探究目的,设计探究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在探究中学会合作,面对“异常”现象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自制教具在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拓宽了课堂教学的边界,使学生体会到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意义,对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有助于学生产生持续的内在创新动力,发展创新思维,很好地落实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
蒋胜芝 河北省内丘县第二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