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实验 新要求
教育部2019年颁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意见》(简称《实验教学意见》)和《初中物理教学装备配置标准》(简称《配置标准》),作为专家组成员,笔者全程参与了两个重要文件的起草;2022年,教育部又出台了《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简称新课标),更加突出了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地位,本文结合新课标的变化重新审视《配置标准》,阐述物理实验装备和教学的新思路。
重新审视《实验教学意见》,其中有几个关键点需要特别注意:一是强调了要完善实验教学体系,教育部将来还要制定中小学实验教学的基本目录和操作指南。二是特别提出要创新实验教学方式,以切实增强实验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三是强调要规范实验教学的实施。四是要提高教师的实验教学能力,明确提出2022年要完成教师实验教学能力的全员轮训。五是要建立完善的实验教学仪器配置标准,保障实验教学条件,确保消耗性实验材料的补充与供给,满足实验教学的基本需要,同时建立起相应的长效机制。六是要健全实验教学评价机制,2023年要将实验操作考试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成绩纳入高中阶段学生招生录取。实验教学抓了这么多年,真正落地的措施依然不多,把实验考试纳入中考,可以说体现了前所未有的落实力度。针对《实验教学意见》的要求,实验教学装备的配置标准也相应地进行了比较重大的调整。
二、《配置标准》变化解读
三、《配置标准》中的实践活动建议分析
四、新要求 新思路
新课标对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新实验器材配置的难点主要体现在:第一,实践活动类型非常丰富,所需要的实验器材品种繁多,选择和配置都比较复杂,无论装备部门还是学校,这方面的经验都不足。第二,在保证配置的器材能够满足教学需求、保证器材本身的质量符合标准方面,还面临诸多难题。第三,新增的及修改的部分器材,目前还缺少成形的产品。
因此,需要转换思路:一是要加强研究,先试点总结克服难点的经验,再逐步推广。二是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区域信息平台,加强实验器材的采购、日常管理、评价,提高使用率,避免闲置浪费。三是逐年分批次实施,先配置必做实验,再逐步配置选做实验。四是对现有的各校实验器材进行统计分类,保留符合《配置标准》的设备器材,节约资金。
为此,提出以下几方面建议。
一是要了解《配置标准》,服务教学。既要了解《配置标准》的结构和内容,也要了解学校现有实验器材的情况,能按照标准要求统计分类,并对初中物理教学进行系统的规划,提出明确的实验器材的种类和数量需求,在此基础上再按照《配置标准》选配教学需要的实验器材,从而既满足教学需求,又能节约资源,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二是要担负起专业责任,保障教学。教师在提出实验器材需求、选择实验器材的过程中担负着专业责任,特别在保障教学有效开展、维护实验器材的使用安全等方面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责任,应该以高度责任感参与实验器材的选择、检验、使用、评价等环节,从而保证依据标准配置的实验器材具有高质量,能真正满足义务教育实验教学的需求。
三是突出“做中学”理念,创新教学。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类资源,支持学生的观察、实验、制作、参观、调查等活动,选择并用好《配置标准》中的实验活动材料包,为学生的实践创新奠定物质基础。教师要创新教学思路,结合实践活动建议,设计适当的活动任务,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目标。
四是关注前沿科技,丰富教学。《配置标准》中增加了各种电子测量仪器,如数字温度计、数字电流表、电压表、激光测距仪等,并将半导体材料、记忆合金材料、纳米特性材料等新材料设计成了有趣的实验。教师要站在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学生未来工作需求的高度,从时间成本等多角度认真思考选择采用常规测量仪器,还是数字化测量仪器。
五是标准与自备共存,自主教学。《配置标准》在吸收先进技术装备和创新器材的同时,也提倡利用低成本实验器材开展实验教学,作为教学创新的有效补充。因此,《配置标准》中还有一部分器材需要教师或学生自备,如欹器模型、钉板实验材料、压力和压强演示器、浮力趣味实验材料等,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废旧物品,自制实验器材来开展自主教学,这也有利于增进实验教学的亲切感。
(本文根据京津冀三地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举办的新课标培训暨适应型装备展示公益活动第二期录音整理,已经作者审阅)
秦晓文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