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摇篮,肩负着为社会各行各业输送高水平人才的神圣使命。我国新工科教育对高等工程教育中的实践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智能制造的增材制造技术作为机械、材料、控制工程等多学科融合技术,与新工科所强调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理念不谋而合[1]。因此,为了应对当前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本科生人才培养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索构建内容丰富、锻炼价值大、含金量高的新实习实践平台,对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
当前,智能制造教学资源多分散在各学科研究领域,智能制造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科交叉融合机制仍不完善,学生解决实际工程复杂问题的能力亟待提升。增材制造作为先进制造技术的典型范例,其实践课程及实训平台建设对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具有指导意义[3-4]。针对当前机械类专业本科生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学生全方位能力培养的实践教育平台方案及架构,实现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劳育、美育的综合培养。先进设计与增材制造实践教育平台(简称平台)可为我国高端化工装备和材料加工智能制造提供科创人才支撑,为构建特色实践育人机制提供必要条件实践基地建设参考。
1 平台设计与实现
2 平台的实施案例
3 结语
劳育实践教育平台及教育模式改革主要是面向当前高等教育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使机械类专业课程体系在智能制造技术知识领域得到强化,通过深化艺工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学校育人工作的大美育氛围,全面构建新时代大学生劳育实践体系和特色实践育人机制。
参考文献
[1] 王秀梅,胡蝶,房静,等.工程训练中心利用多学科综合优势开展创新教育的探索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2):6-9.
[2] 贾震,王磊,赵天章,等.航空制造特色实习、实践平台构建[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3):146-147.
[3] 马峰,张华,潘莉,等.3D打印与逆向工程实验在先进制造技术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纵横,2020(20):41-43.
[4] 俞彦勤,王新云,樊自田.增材制造综合教学实验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9):164-168.
魏彬 肖扬 杨卫民 于洪杰 北京化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