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
刊号:CN11-4994/T(国内) ISSN1672-1438(国际)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首页 杂志简介 杂志目录 期刊封面 推荐阅读 顾问专家 投稿须知 投稿查询 订阅须知 广告业务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 首页 >> 实验室建设
高教 普教
总459期 总457期 总455期
总453期 总451期 总449期
总447期 总445期 总443期
总441期 总439期 总437期
 装备时空 更多>>
乡村建设齐聚力 大爱援疆智者行
 编务说明 更多>>
 实验室建设  
先进设计与增材制造实践教育平台构建的探索
来源:《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 时间:2022-8-21 9:34:27
  [导读]针对新工科教育教学改革对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提出了一种全方位培养学生在先进设计、智能制造、产品优化等方面能力的实践教育平台方案及架构。该平台以产品先进设计为载体,以新材料应用研究、增材制造设备物联平台开发为着力点,探索多学科交叉创新人才劳育实践模式。基于平台开展的针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与产品设计专业的综合实践教育,可全面提高学生在设计、制造、开发等方面的能力,为构建新时代大学生劳育实践体系和特色实践育人新机制提供条件。

  高校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摇篮,肩负着为社会各行各业输送高水平人才的神圣使命。我国新工科教育对高等工程教育中的实践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智能制造的增材制造技术作为机械、材料、控制工程等多学科融合技术,与新工科所强调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理念不谋而合[1]。因此,为了应对当前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本科生人才培养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索构建内容丰富、锻炼价值大、含金量高的新实习实践平台,对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

  当前,智能制造教学资源多分散在各学科研究领域,智能制造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科交叉融合机制仍不完善,学生解决实际工程复杂问题的能力亟待提升。增材制造作为先进制造技术的典型范例,其实践课程及实训平台建设对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具有指导意义[3-4]。针对当前机械类专业本科生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学生全方位能力培养的实践教育平台方案及架构,实现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劳育、美育的综合培养。先进设计与增材制造实践教育平台(简称平台)可为我国高端化工装备和材料加工智能制造提供科创人才支撑,为构建特色实践育人机制提供必要条件实践基地建设参考。

  1 平台设计与实现

  2 平台的实施案例

  3 结语

  劳育实践教育平台及教育模式改革主要是面向当前高等教育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使机械类专业课程体系在智能制造技术知识领域得到强化,通过深化艺工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学校育人工作的大美育氛围,全面构建新时代大学生劳育实践体系和特色实践育人机制。

  参考文献

  [1] 王秀梅,胡蝶,房静,等.工程训练中心利用多学科综合优势开展创新教育的探索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2):6-9.

  [2] 贾震,王磊,赵天章,等.航空制造特色实习、实践平台构建[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3):146-147.

  [3] 马峰,张华,潘莉,等.3D打印与逆向工程实验在先进制造技术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纵横,2020(20):41-43.

  [4] 俞彦勤,王新云,樊自田.增材制造综合教学实验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9):164-168.

魏彬 肖扬 杨卫民 于洪杰 北京化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本网版权声明:
凡本刊本网发布的所有文字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www.zgxdjyzb.com),未经本刊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伪原创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违者本刊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刊本网发布的照片、视频,属本刊本网原创或已获作者本人授权。未经授权,擅自使用者,本刊本网及相关权益人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期刊导读 | 顾问专家 | 法律声明 | 广告业务

Copyright(C)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一层108室(100191)
高教邮箱:cn11_4994@263.net
基教邮箱:cn11_4994@163.com
电话:010-82098610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