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作为化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国家不断推动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深度融合的总体趋势下,现代信息技术中的虚拟仿真技术脱颖而出[1]。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倡导教师注重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积极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化学实验的深度融合[2]。2019年11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意见》,要求创新实验教学方式,促进常规实验教学与现代新兴技术的有机融合,对部分实验采用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呈现[3]。从政策层面看,虚拟实验建设已得到教育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出台明确要求,将虚拟现实技术融入实验教学可以拓展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延伸教学时间和空间,助推学科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一、央馆虚拟实验软件
二、课程设计思路
三、教学过程
四、结语
在融合信息化工具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对资源工具的功能和教学价值进行挖掘,有时初看是缺点的功能,通过教学设计可以转化成课堂亮点,如气囊玻璃管中空气的设置,常因没有排空而导致实验失败,但也可以利用此“缺点”为实验误差分析、实验操作规范、实验数据分析等提供支撑。教学资源的真实价值不完全由资源本身的功能体现,教师在后期的融合应用中,应结合资源已有的功能(包括功能缺点),开展教学设计,不断挖掘教学资源的价值,这点更为重要。就信息化工具而言,产品设计者需要更多地从教学需求出发来挖掘产品功能,而教师也需要不断挖掘产品功能来提升信息化工具作用于教学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钟桂香.虚拟仿真技术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应用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9.
[2] 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1/201911/t20191128_409958.html.
吴荣华 福建省天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