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
刊号:CN11-4994/T(国内) ISSN1672-1438(国际)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首页 杂志简介 杂志目录 期刊封面 推荐阅读 顾问专家 投稿须知 投稿查询 订阅须知 广告业务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 首页 >> 实验室建设
高教 普教
总431期 总429期 总427期
总425期 总423期 总421期
总419期 总417期 总415期
总413期 总411期 总409期
 装备时空 更多>>
第33届北京教育装备展示会暨北京教育装备论坛胜利闭幕
 编务说明 更多>>
 实验室建设  
自制太阳日与恒星日演示仪及其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 时间:2022-4-30 13:05:10
  [导读]针对以太阳和恒星作为参照物的区别,以及地球自转公转叠加等理解难点,自制太阳日与恒星日演示仪,旨在为学生模拟地球在不同运动方向下的公转自转,并直观展示太阳日与恒星日的形成及其差异。

  一、研究背景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中指出:“选定的参照物不同,1日的时间长度略有差别,名称也不同。”[1]以太阳和恒星为参考,“1日”的长度为何不同?如果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发生变化,“1日”又有何变化?

  对于该教学内容,学生难以理解,其原因大致有三点:一是作为参照物的太阳和恒星,距离地球都极其遥远,学生不明白为什么将恒星视为相对地球的空间位置不变,却认为太阳相对地球位置有移动;二是地球运动是自转和公转的叠加,运动状态复杂,学生难以理解不同运动状态对自转周期的影响;三是天体运动尺度大、视域宽,学生受空间思维能力所限,很难将如此宏观的宇宙事物和现象“尽收眼底”。

  对此,笔者曾经采用展示图讲解、多媒体视频播放、学生模拟演示等方法尝试突破该教学难点,结果都收效甚微,学生依然似懂非懂。经过多年摸索、实践、研究,笔者自制了太阳日与恒星日演示仪,通过巧妙放置恒星模型、利用电机正反转控制“自转”运动状态,形象直观地模拟演示出了自转周期的形成,分析了太阳日和恒星日的差异,成功突破了教学难点。该教具对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发散性思维等高阶思维能力具有积极作用,教学因此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二、设计意图

  三、原理和材料

  四、制作方法

  五、创新点分析

  六、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本演示仪可以通过调节控制开关,演示地球不同运动状态下太阳日和恒星日的形成及差异,下面以演示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和公转为例,说明其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将地心、P点和太阳位置复位到如图3所示的位置,将开关⑥拨到0档,开关⑤拨到1档,演示仪开始模拟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和公转。

  当地心、P点、恒星位于同一直线时(见图4),关上开关,引导学生观察地心、P点、恒星、太阳是否在同一直线上。

  得出结论:地球自转一周360°,地心、P点、恒星位于同一直线上,此时P点相对于恒星旋转360°,实际时间为23时56分4秒,即恒星日。但P点、恒星、太阳未在同一直线上。

  教师继续将开关⑤拨到1档,当地心、P点、太阳位于同一直线上时(见图5),关上开关,引导学生观察P点转过的角度。

  得出结论:以太阳作为参照物,P点需要多转一定角度(实际为59′),因此太阳日比恒星日长(约3′56″)。

  此外,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利用演示仪自主拨动开关,探究不同自转与公转情况下(如自转和公转方向都是自东向西、自转和公转方向不同、有自转无公转或者有公转无自转等),太阳日和恒星日的形成及差异,以此启发学生变换视角、运用逆向思维等解决问题,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地理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教科书地理(选择性必修1)[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2.

吴济廉 深圳市龙华高级中学教育集团高中部


本网版权声明:
凡本刊本网发布的所有文字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www.zgxdjyzb.com),未经本刊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伪原创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违者本刊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刊本网发布的照片、视频,属本刊本网原创或已获作者本人授权。未经授权,擅自使用者,本刊本网及相关权益人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期刊导读 | 顾问专家 | 法律声明 | 广告业务

Copyright(C)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一层108室(100191)
高教邮箱:cn11_4994@263.net
基教邮箱:cn11_4994@163.com
电话:010-82098610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微信公众号二维码